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环境与环境问题》高频考点巩固(2017年模拟版)(四)
A.提倡市民积极晨练,增强体质 B.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比理论值偏低 C.直接用GIS对市区空气质量进行监测 D.工矿企业大多分布在城郊热力环流圈之外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目前,许多城市周边地区垃圾堆积现象十分严重,已成为城市发展过程中十分严重的污染问题。据此回答问题。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城市环境问题。
小题1:填埋法是城市垃圾的处理方法之一,虽然该方式简捷省钱,但处理不当往往造成地下水、土壤污染,并占用大量土地。
小题2:⑤⑥与垃圾回收、再生无关系。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所谓“人口红利”是指生育率迅速下降,少儿与老年抚养负担均相对较轻,老年人口比例尚未达到较高水平的黄金时期。这一时期劳动力资源比较丰富,对经济发展十分有利。人口学家一般将人口抚养比(非劳动年龄人口与劳动年龄人口的百分比)在50%以下的时期称为“人口红利期”。下图是我国人口抚养比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我国人口红利期大约持续2.以下措施不利于我国实现人口红利的是
A.5年
B.15年
C.35年
D.65年
E.采取就业优先的发展战略
F.提高劳动生产率
G.建立可持续的养老保障体系
H.限制城乡间劳动力的流动
参考答案:1. C
2. 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结合材料中“人口红利期”的概念,一般将人口抚养比在50%以下的时期称为“人口红利期”。读图可知老年、少儿抚养比例大约在1994年左右到2030年左右都低于50%,是我国人口红利期,持续约35年,C对。A、B、D错。
2.“就业优先”意味着全社会劳动力资源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有利于“人口红利”的实现。提高劳动生产率,充分开发、利用劳动力资源,劳动者占有的资本量增加,也是实现了人口红利。在中国劳动力资源最为丰富的有利时期,建立起一个有效的社会保障体系,关系到中国的长远发展。建立可持续的养老保障体系,解决了大多数家庭的后顾之忧。必然有利于实现人口红利。限制城乡间劳动力的流动不利于充分开发、利用廉价劳动力资源,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所以A、B、C都有利于实现人口红利,D不利于实现,选D。
考点:该题考查人口红利,人口结构和人口问题。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面是某国从18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70年代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四个阶段示意图,读图回答以下各题。1.按人口增长模式类型演变历程,排列正确的是2.该国最可能是
A.②③④①
B.①③②④
C.①②③④
D.④①③②
E.芬兰
F.中国
G.巴西
H.印度
参考答案:1. B
2. A
本题解析:1.本题考查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首先从死亡率开始,所以从①但③,然后出生率降低,然后从②到④。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2.本题考查地理图表的判读能力。根据该国在20世纪70年代人口增长模式已经进入现代型,应为发达国家,所以可能为芬兰。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试题《我国的主要自然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