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综合题 2003年6月下旬至7 月中旬,淮河流域出现了自1991年以来最大的一次洪水。为缓解水位上涨压力,政府启用安徽省境内部分蓄洪区实行分洪,安全搬迁群众4.6万人:还启用了怀洪新河分洪等措施。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1)说明形成这次大洪水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说明蓄洪区分洪的作用及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怀洪新河的主要功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淮河流域受副热带高压北缘影响,导致主要雨带转入江淮流域,或江淮流域汛期,或梅雨季节或出现持续强降雨。淮河干支流水位普通上涨。)多雨(梅雨)季节,持续强降雨。
(2)蓄洪区分洪是为了削减淮河洪峰对下游的影响,(或减少下游人民生命财产所受损失)。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提高了淮河中下游防洪能力,(或几乎控制了淮河干流在其以上的全部洪水)。怀洪新河:分洪、除涝、灌溉、航运等。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单选题 地震是一种灾难性的灾害,它往往会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和巨大的财产损失,因而有关避震、震后自救和互救的方法尤为重要。据此回答下题。
关于震后互救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先救近,后救远
②先救老人、小孩,再救其他人
③先救“生”,后救“人”
④要注意保护支撑物,但抢救时可以不考虑
[?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关于自然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中心风力达12级或以上的称台风
B.侵蚀区植被破坏会导致农作物减产,在其下游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增大
C.在草原牧区,寒潮带来的暴风雪覆盖草场造成“黑灾”
D.我国二、三级阶梯界线以东滑坡较密集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自然灾害。台风的中心附近风力为12级及以上,而台风中心风力较小,A错误;寒潮带来的暴风雪造成“雪灾”而不应该是黒灾,C错误。我国第二、三级阶梯界线移动地区多为平原、丘陵地区,地形起伏较小,故滑坡少,D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灾前准备、灾中应急和灾后恢复是自然灾害救助过程中的三个核心环节。灾前准备涉及两个方面:一是救灾物资的种类和数量;二是救灾物资的储备地点。灾中应急行动见下图,据此回答1~2题。

1、某救灾物资储备基地储备的救生类物品主要是救生圈、救生舟、救生衣等。该基地及其附近地区最主要的自然灾害是
[? ]
A、寒潮
B、泥石流
C、旱灾
D、水灾
2、影响应急时间的主要因素是①储备基地到灾区的距离②自然灾害的种类③应急交通线的通行能力④储备基地的位置
[?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参考答案:1、D
2、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灾前准备、灾中应急和灾后恢复是自然灾害救助过程中的三个核心环节。灾中应急行动见图 。据此回答题。

小题1:某救灾物资储备基地储备的救生类物品主要是救生圈、救生舟、救生衣等。该基地及其附近地区最主要的自然灾害是
A.寒潮
B.泥石流
C.旱灾
D.水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