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知识点《区域可持续发展》高频考点预测(2017年最新版)(四)
2017-03-02 18:15:21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大 中 小】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读图某地秸秆利用示意图,完成下题。
 小题1:围绕秸秆有四种不同的利用方式,综合效益最好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 小题2:四种利用方式中,最不利于恢复土壤肥力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甲做到秸秆作为肥料还田,没有发挥其能源与饲料方面的价值;乙为人提供燃料,效益低下;丙用秸秆发酵产生沼气,没有综合利用;丁是用秸秆作饲料、肥料、燃烧等多方面的利用价值,故效益最好。选D正确。 小题2:乙是秸秆用做薪柴,做生活用能,不能做到有机肥还田,是最不利于恢复土壤肥力的方式。选B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的正确与错误,请在答题卡上相应的方框内填涂(正确的涂A,错误的涂B。本部分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小题1:与北京相比,南京随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和角速度都大。 小题2:全球气候变暖将会使我国各地农业减产。 小题3:人类最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小题4:向斜成为山岭是因为槽部受挤压,物质堆积形成的。 小题5:水土流失是一种统一的自然地理环境演化过程。 小题6:工业联系必然引起工厂近距离集聚,从而形成工业区。 小题7:相同的自然条件在不同历史阶段,对地区发展的作用不同。 小题8: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内地转移,会改变劳动力分布的空间格局。 小题9:可以利用GIS和GPS技术,对城市交通流量实施监测。 小题10: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的是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B 小题3:A 小题4:B 小题5:A 小题6:B 小题7:A 小题8:A 小题9:A 小题10:B
本题解析: 小题1:与北京相比,南京随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更大,但两地自转角速度相等。 小题2:全球气候变暖将会使我国各地农业减产,不对。会使部分地区干旱更加严重,导致农作物减产,但也会改变我国高纬度地区的热量条件。 小题3:人类最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正确。固体冰川虽然量大,但并没有被人类广泛利用。 小题4:向斜成为山岭是因为向斜槽部受挤压,不易被侵蚀而形成的山岭。 小题5:水土流失是一种统一的自然地理环境演化过程。正确。 小题6:工业联系必然引起工厂近距离集聚,从而形成工业地域。图解工业集聚与工业地域:
 小题7:相同的自然条件在不同历史阶段,对地区发展的作用不同。正确。 小题8: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内地转移,会改变劳动力分布的空间格局。正确。 小题9:本题考查3S技术的应用。可以利用GIS和GPS技术,对城市交通流量实施监测。正确。 小题10: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的是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 点评:本题组题目难度较小,属于对常规知识点的考查,学生只要掌握了基础知识,基本的地理规律就不会判断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 近期通车的舟山跨海大桥,东起舟山本岛,经舟山群岛中的几个岛到达宁波(如图所示),总长近50千米,是目前我国最大的陆岛连接工程。舟山跨海大桥通车后,舟山到宁波的车程由2个小时缩短到1个小时,到上海的车程则由5个多小时缩短至3小时。 材料二: 下图为舟山跨海大桥示意图
 (1)修建跨海大桥时需要克服哪些不利的自然因素?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修建跨海大桥对舟山有哪些意义?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海底地质条件复杂,泥沙淤积多;海水运动性强,腐蚀性大;海上风浪大,尤其是夏秋季节台风和 ? 冬春季节寒潮的侵袭。 (2)使舟山缩短了与上海、宁波等长三角等主要城市交通联系的时间,加快了其融入长三角的区域一体 ? 化发展进程,有利于促进舟山和宁波在经济产业带以及旅游等各个方面进行更大范围的资源融合和提 ? 升。有利于进一步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和舟山优良港口的利用,还有利于改变舟山居民长期与大陆分离 ? 所形成的相对落后的“岛民”意识。(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单选题 2010年4月10日,博鳌亚洲论坛2010年年会在海南博鳌开幕。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发表题为《携手推进亚洲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主旨演讲,指出了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时代潮流。据此回答1-3题。 1.绿色GDP正成为当前人们热门的话题。绿色GDP=GDP总量-(环境资源成本+环境资源保护服务费用)。从根本上说,要实现GDP的绿色增长,就必须 A.降低经济增长速度? B.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C.提高劳动生产率? D.提高环境资源成本 2.绿色产品在哪一过程或哪些过程中不会给环境造成污染 ①生产②运输③消费④废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3.下列有关绿色社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绿色社区是指具备了一定的符合环保要求硬件设施的社区。其硬件建设包括:绿色建筑、社区绿化、垃圾分类、污水处理、节水节能和新能源等基础设施 B.绿色社区的软件建设包括:一个由政府各有关部门、民间环保组织、居委会和物业公司组成的联席会议;一支起骨干作用的绿色志愿者队伍;一系列持续性的环保活动;一定比例的绿色家庭 C.绿色社区建设的核心因素是居民的环保理念、可持续发展意识 D.不论是新建的高档社区还是普通的老社区,尽管各自条件不同,但只要有居民的热情推动,不同的社区都会拥有共同的美丽——绿色生活
参考答案: 1.B 2.D 3.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于2004年10月25日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主任温家宝主持会议并讲话。他强调,建设南水北调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工程前线省市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领导、密切配合、精心设计、精心施工、扎实推进南水北调工程建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有关南水北调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2.南水北调工程东线方案,需要逐级提升水位,这一做法的主要原因是3.南水北调是解决北方用水紧张的举措之一,选择正确答案 A.西线调水线路是从金沙江、岷江将水调到黄河 B.东线方案调水线路全部都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一级阶梯上 C.南水北调工程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华北地区缺水的矛盾 D.南水北调工程的建设将会优化我国的资源配置,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E.东部地区经济发达,用水量大 F.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海拔比华北平原高 G.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海拔比华北平原低 H.黄河是“地上河” I.北调的原因是北方水资源缺乏但人口密集、工业耗水量大 G.中线方案是利用京杭运河、从太湖提水北送 中西线要穿越秦岭中段、跨过黄河到华北 三条路线中,东线的工程量最大
参考答案:1. D 2. C 3. A
本题解析:我国的水资源调配工程。 1.西线工程从雅砻江、金沙江和大渡河上调水到黄河上游,A错误。东线工程调水位于我国地势第三级阶梯,B错误;南水北调能缓解北方地区的缺水状况,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C错误。 2.南水北调东线梯级提水的原因在于在黄河下游“地上河”的存在从而形成“北高南低”的地势特点,即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海拔比华北平原低。 3.南水北调在于解决华北地区的缺水问题,北方缺水的原因与降水量少、人口密集、工农业需水量大有关;东线利用京杭运河从扬州提水;三线相比,西线的工程量最大。
本题难度: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