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城市与地理环境》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四) 
            
            
            
 A.拉萨、北京 B.乌鲁木齐、厦门 C.哈尔滨、兰州 D.武汉、大连  |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 D 
小题3:C
本题解析:
小题1:图中都是中国的两城市,有图可知:用电量都是夏季最高,甲是7月最高,乙是8月最高,故A错。冬季也是用电高峰期,因为需要供暖,甲是冬季1月高,所以1月最冷,乙是2月用电量最高,所以乙是2月最冷,故B错。由图可知甲城全年用电量变化很大,所以气候变化也大,应该气候大陆性强,而乙城相反,故D正确。
小题2:有4题分析得出甲城最高温7月可能在长江流域,因为此时长江流域”伏旱”造成高温,乙城在沿海地区,且在中国北方地区,因为最高温在8月,故选D。
小题3:城市热岛效应主要由城市排放废热多和建筑物高大密集,不易散热引起,故A错.发展核电不会降低我国发电总量,故B错.D项太绝对,只能缓解能源短缺,不能”解决”。
考点:本题考查中国地理和大气运动与气候.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图为“楼层高度与距市中心距离的关系示意图”,据此完成各题.
小题1:在O区常形成的城市地域功能区是? (? )
A.工业区
B.住宅区
C.中心商务区
D.高科技区
小题2:上题中功能区的形成主要是因为? (? )
A.交通便利
B.地租较高
C.人口密集
D.科技发达
小题3:决定图中曲线形态的主要因素是?(? )
A.建筑水平 
B.地租高低
C.环境质量
D.发展历史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小题3:B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图示:O地位于市中心,城市地租最高,人流量大,消费人群多,常形成中心商务区。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小题2:城市中心区形成中心商务区的主要原因是城市交通便利,有利于人流集中。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小题3:距离市中心近,地租高,楼层高,距离市中心远,地租低,楼层低。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读“荷兰圩田居民点的设置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荷兰人在圩田上规划设计居民点是运用_________理论的成功典范。
(2)政府在圩田上规划设计的是一个居民点体系,这个居民点体系由__________级居民点组成,最高级的居民点有_________个,次级的有__________个,最低级的有_________个。
(3)在安排各级居民点的空间位置时,充分考虑了相互之间的距离,同级居民点之间的距离大致,高级别的居民点则布置在低级别居民点的___________,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
(1)中心地
(2)三 1 4 19
(3)相当 中央 可以最大限度地方便圩田上的全体居民,使整个圩田地区的农业和居民点迅速发展起来。
本题解析:荷兰人在围湖造田得来的圩田上规划居民点时,共分三级,充分考虑到了各级居民点的人口,根据居民点人口的需求来布置相应的功能。A级居民点服务于圩田上的所有居民,设施较好,超过了B级和C级。尽量把高一级的居民点设在低一级居民点的中央,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方便圩田上的全体居民。
本题难度:一般
                  
				  
				  
                    
                  
				  
				  
                  
                    
                 
                  
  | 
              ||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区域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