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综合题 (12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九寨沟位于岷山主峰雪宝顶北侧。第四纪冰川在巨厚的石灰岩基础上雕塑了现代地貌的雏形,其后在地壳抬升和流水侵蚀切割、溶蚀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山高谷深的喀斯特地貌(石灰岩受到流水侵蚀、溶蚀和淀积等综合作用,形成的独特地貌)景观。景区海拔2 000到4 700米,林木繁茂,湖泊、泉、瀑错落其间。
(1)描述九寨沟景区的深秋景观。(4分)
(2)说明九寨沟深秋景观形成的主要原因。(8分)
参考答案:(1)景观:蓝天白云,植被色彩丰富,山地湖泊景色各异,泉瀑水量丰盈等。(4分)
(2)原因: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秋高气爽;位于青藏高原东缘,山高谷深,植被垂直变化明显;茂盛的植被蓄积和夏季降水,为景区持续提供充足的水源;喀斯特地貌区。(8分)
本题解析:(1)根据题意从天气、植被、地貌、湖泊等方面分析秋天九寨沟的自然景观。(2)从气候类型方面分析秋天天气特征;从气候与地形方面分析植被、湖泊的特征;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某旅行社组织了以下路线的旅游,按旅游地所处纬度由低到高的正确顺序是
A.黄山、杭州、桂林、三亚
B.日月潭、中山陵、秦始皇兵马俑、白头山天池
C.嵩山、华山、泰山、峨眉山
D.长江三峡、延安、井冈山、北京故宫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著名旅游景点。纬度由低到高,即从南到北排序。A项桂林、三亚明显位于黄山和杭州的南方;错误;C项峨眉山位于嵩山、华山的南方;错误;D项井冈山明显位于长江三峡和延安的南方,错误。故选B项。
本题难度:简单
3、综合题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归纳图中旅游资源的类型,并说明各类型的分布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比较图中两水文站所测河流泥沙含量的差异,任选一个水文站分析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概述图中高原国土整治的主要任务及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简述渭河平原的成因,说明该平原地形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指出图中的山脉名称、走向,并简述其自然地理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图中旅游资源可分为自然旅游资源(景观)和人文旅游资源(景观)。自然旅游资源(景观)主要分布在南部山脉(区);人文旅游资源(景观)主要分布在中部渭河平原。
(2)张家界(咸阳)水文站泥沙含量高(低)。
泾河张家山(渭河咸阳)水文站以上河段流经黄土高原(南部山地),植被覆盖率低(高),张家山(咸阳)河段比降大(小),流速快(慢)。
(3)主要任务是治理水土流失。
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农业技术措施(或三项具体措施)。
(4)由于构造下沉(构造运动形成地堑),河流堆积形成冲积平原。
(5)秦岭,显东西走向。
中国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秦岭以北暖温带。以南亚热带);半湿润地区和湿润地区的界线(以北为半湿润地区,以南为湿润地区)界线以北以落叶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为主,以南以常绿阔叶林为主。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读图和资料回答问题。(11分)
材料一:国务院2009年5月4日原则通过《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海峡西岸经济区以福建为主体,面对台湾,邻近港澳,北承沪宁杭工业区,南接珠三角洲工业区,西连内陆,腹地宽广。外界对“海峡西岸经济区”成为中国区域经济又一增长极充满了期待……。
材料二:2010年1月4日,国务院出台《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正式升格为国家战略。
材料三:我国东南部地区图

小题1:分析福建省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有利的区位条件。(3分)
小题2:20世纪80年代以来,珠江三角洲吸引大量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因素是?(1分)
小题3:举出三例海南省主要依托水文景观开发的旅游产品。(3分)
小题4:一所学校组织学生前往海南岛开展暑期夏令营活动,从海口市出发到三亚,有223、224、225三条国道路线可供选择,要去沿线及其附近景区最多的可选择经过?国道路线;要去地势起伏最大、可顺便考察山地地貌的可选择经过?国道路线。(2分)
小题5:评价海南岛发展旅游业的有利条件。(4分)
参考答案:小题1:①地处东南沿海,海运便利;②靠近港澳台,连接两个三角洲,利于两岸三地的经贸合作;③闽台居民语言、风俗相近,便于交流。(3分)
小题1:经济因素(1分)
小题1:西海岸旅游区;万泉河景区;假日海滩;亚龙湾;松涛水库、七仙岭温泉等(3分)
小题1:223? 224(2分)
小题1:①地处我国南部热带地区;②旅游资源类型多样;③临近珠江三角洲、港澳台等经济发达地区;④海运和航空运输便捷。(4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开发。
小题1:影响区域发展的区位条件主要从地理位置、交通、市场、政策、科技和历史条件等方面分析,注意联系当地的实际。
小题2:20世纪80年代为我国改革开放初期,珠三角依托政策优势,经济发展迅速,故吸引大量人口迁入。
小题3:水文景观主要从水域条件分析,故主要从河流、海滩、温泉、海底世界等方面分析。
小题4:之间通过图示三条线路的分布比较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读“长江三峡旅游资源分布图”,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三峡有雄、险、奇、幽之荚,真是无一处不可以成诗,无一处不可以入画。山、水、泉、林、洞,相映成趣,相得益彰,可称是长江风景线上最为奇秀、最为集中的山水画廊。三峡也是一座宏大的历史博物馆,有殷商旧城、巴蜀遗物、秦时栈道、楚国阳台,有屈原故里、昭君故里、石宝寨、“鬼城”丰都、张飞庙、白帝城等。这些名胜古迹不但为学术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史料,而且丰富了旅游内容。
材料二:三峡蓄水后,三峡游正在由“水上游”向“地上游”转变,三峡旅游新格局呼之欲出。每年入冬后,巫山红叶会吸引大量游客,旅游淡季变成了旅游旺季。游客们攀爬于红叶烂漫的山间,不仅能近观红叶,还能感受登山的乐趣。曾经“养在闺中人未识”的风景区,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在三峡库区“地上游”。
(1)根据材料一,评价三峡旅游区旅游资源的优势?(3分)
??
?。
(2)下图示意巫山地区的三个著名景点,巫山红叶体现的是?美。请为三地选择合适的观赏方法。(4分)

①巫山红叶:?。
②神女峰:?。
③小三峡:?。

(3)上图反映某景区“旅游接待能力与旅游市场需求关系”,该地旅游发展的主要问题是?,请你提出改进的措施?
?。(3分)
参考答案:(1)三峡既有山、水、泉、林、洞等自然旅游资源,又有殷商旧城、巴蜀遗物、秦时栈道、楚国阳台,有屈原故里、昭君故里、石宝寨、“鬼城”丰都、张飞庙、白帝城等人文旅游资源,具有较高美学价值、科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旅游资源的数量多,种类丰富,旅游资源的集群状况和地域组合状况好。(3分)
(2)色彩?
①选择冬季观赏最佳?②选择特定的地点远观?③乘船沿水路观两岸风景,体验“人在画中游” (4分)
(3)旅游接待能力未充分发挥,利用率低?增加特色旅游项目,吸引游客;加强宣传(3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旅游资源。
(1)旅游资源的评价主要从旅游资源的价值、交通条件、地区接待能力和市场距离等方面分析。
(2)巫山“红叶”体现其色彩美;巫山红叶应选择应抓住欣赏的时机,结合材料二应在冬季;神女峰这样的地貌酷似景观只有在特点位置才能欣赏到特殊的效果;小三峡等山水组合的景观欣赏应乘船顺流而下体验。
(3)图示大多数时间出现旅游市场需求低于地区接待能力,而出现闲置接待能力的现象。故提出的措施如增加旅游项目等吸引游客;并实行旅游淡季降低门票价格等措施增加淡季的游客数量等。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