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答题技巧《自然灾害与防治》高频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九)
A.洪涝 B.台风 C.泥石流 D.干旱 |
2、综合题 【自然灾害与防治】(10分)
2012年第9号台风“苏拉”于7月28日08时在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生成后强度不断加强,31日14时台风中心位于北纬21.3°、东经124.1°,在台州东南偏南约880公里的洋面上,中心气压975百帕,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2级(33米/秒)?。根据省、市气象部门分析,并有可能于8月1日夜间到2日上午擦过台湾东北 部一带沿海,然后向浙江中部、南部一带沿海靠近。
(1)该台风给过境地区带来的自然灾害有哪些?(4分)
(2)过境地区应采取哪些措施积极预防?(6分)
3、单选题 山区易发生滑坡、水土流失等自然灾害,平原易发生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说明自然灾害具有
[? ]
A.空间分布的规律性
B.时间分布的规律性
C.成因机制的规律性
D.以上都不是
4、单选题 堰塞湖是指由火山熔岩流、冰物或由地震活动使山体岩石发生崩塌,引起山崩滑坡体等堵截山谷、河谷或河床后贮水而形成的湖泊,堵截物质称为堰塞体,往往不够稳定,易形成垮坝。据此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结合材料,据图分析,图中堰塞湖形成的直接原因是2.该堰塞湖形成以后是否产生了自然灾害,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火山喷发
B.地震
C.滑坡
D.洪涝灾害
E.该堰塞湖的形成已经产生了自然灾害
F.只有堰塞体发生垮坝并淹没下游地区才属于自然灾害
G.只有堰塞体发生垮坝并对下游地区居民的生命、财产造成危害才属于自然灾害
H.堰塞湖本身不属于自然灾害,由其产生的洪涝等灾害才属于自然灾害
5、综合题 (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
材料一?堰塞湖是指地震后引起的大规模山体滑坡,河水冲击泥土、山石而造成堆积,堵截河谷或河床后贮水形成的湖泊。堰塞湖应急处理最基本的原因就是在最短时间内,最大限度地降低和排除堰塞坝以内拦蓄的大量洪水,保证堰塞湖的稳定和安全,以免堰塞湖蓄水可能引发堆积体上游淹没或溃决,造成危害。
材料二?某区域形成的堰塞湖位置图
试分析堰塞湖对该区域地理环境可能带的不利影响。针对堰塞湖所产生的不利影响,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应对?
|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我国的主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