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答题技巧《地图》高频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四)
A.甲 B.乙 C.丙 D.丁 |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小题3:D
本题解析:
小题1:长城主要建于山脊地带,故A—B段等高线“凸低为高”为山脊。C-D段“凸高为低”为山谷;E-F段“凸高为低”为山谷;G-H段等高线分布较稀疏,为缓坡。
小题2:分别连接图示的甲乙丙丁与A—B处,图示丙处到A—B处有一山脊阻挡,故可能不能看到长城遗址。
小题3:陡崖相对高度的计算公式为(n-1)d≤h<(n+1)d。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掌握等高线弯曲的一般规律“凸高为低,凸低为高”判断局部地形,并结合陡崖高度的计算公式进行简单计算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图 “中纬度某地某日河流、晨线、风向、等值线的组合图”,回答问题。
该地区
A.位于南半球
B.该日昼长夜短
C.图示河段无凌汛现象
D.典型植被为热带季雨林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等值线的综合判断。根据风向与等压线的关系,风向向右偏,判断该地区位于北半球,根据晨线的分布特征:越往北昼越短,判断为北半球的冬季,该地区昼短夜长;图示河流的温度在0°C以下,则河流有冰期,但河流自较高纬向较低纬流,判断河流无凌汛。故C项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图是地震波速度和地球构造图,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1.关于地震波的叙述,不正确的是2.①上下两侧名称分别为
A.④通过固体、液体传播,③的传播只能通过固体。
B.④和③传到②时,波速突然下降
C.④和③传到①时波速加快。
D.横波的传播速度高于纵波。
E.地幔和地核
F.岩石圈和地壳
G.地壳和地幔
H.地幔和地壳
参考答案:1. D
2. 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地震波分为横波与纵波。纵波是推进波,地壳中传播速度为5.5~7千米/秒,最先到达震中,又称P波,它使地面发生上下振动,破坏性较弱。横波是剪切波:在地壳中的传播速度为3.2~4.0千米/秒,第二个到达震中,又称S波,它使地面发生前后、左右抖动,破坏性较强。从图中看③是横波只能在固态物体中传播,④是纵波可以在固、液、气三态物体中传播。D对。
2.地球内部存在着地震波速度突变的莫霍面和古登堡面,将地球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①为莫霍面,以上为地壳,以下为地幔,②为古登堡面,以上为地幔以下为地核,C对。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内部圈层及判断原理。
本题难度:一般
|
||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知识大全《区域可持续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