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地图》在线测试(2017年最新版)(二) 
            
            
            
 A.地形起伏的程度 B.水平比例尺的大小 C.相对高度大小 D.等高线的疏密程度  |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作一次一日往返的徒步野外考察,考察范围不大,因此需要使用尽可能大比例尺的地图。比例尺越大,表达的地理范围越小,地理事物越详细。故D正确。
【小题2】为了更好的表现地形剖面线上的地形起伏状况,需要选择合适的垂直比例尺。因此根据地形剖面线上地形起伏的程度,合理确定垂直比例尺。A正确。
考点: 比例尺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下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经过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一线所绘制成的剖面图,最可能的是 (    )
【小题2】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最适宜形成聚落的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读图可知,图中甲乙两地之间有一个山脊,故排除CD;从乙处到丙处海拔逐渐减低,丙处位于山谷中,地势低,且低于200米,从丙处到丁处海拔逐渐升高,故可以排除A。
【小题2】图中丙处位于山谷中,地势低平,有河流发育,水源充足,适宜形成聚落。甲、乙、丁都位于山坡上不适宜发展聚落。
考点:该题考查地形剖面图及聚落选址。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我国南极中山站(69°S,76°E)和南极最高点的昆仑站(80°S ,77°E)位置分布图。完成下列题。
小题1:昆仑站与中山站的对趾点的直线距离约为
A.16500千米
B.18760千米
C.1220千米
D.21200千米
小题2:当中山站太阳位于正南的地平面时,此时昆仑站物体日影
A.可能朝东南
B.可能朝东北
C.可能朝西南
D.可能朝西北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对趾点:地球表面上关于地心对称的位于地球直径两端的点。有纬度相同 经度东西经相对且互补的特点。如下图中A和D为相互对趾的点。
中山站(69°S,76°E)对趾点的坐标为(69°N,104°W),昆仑站坐标(80°S ,77°E),由于两点的经度差在180左右,姑且认为它们相差180°,算两点的直线距离即为两点的纬度差——约为20000km。故选B。
拓展:对趾点与原点的特点:
①关于地心对称。
②两者位于不同的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上。时差12小时。
③两点之间距离两万公里,等于地球半圆周长。
④两点纬度相同 经度东西经相对且互补。 
⑤两点总是孤立的屹立在两边,一个在东岸,一个在西岸。
小题2:此题系难题,考查学生的日影问题。根据太阳视运动规律可知;极昼圈上,全天24小时内太阳高度最小值为0°,出现在当地时间0时(或24时),此时太阳视运动轨迹与地平圈相切;“当中山站太阳位于正南的地平面”告诉学生当地是极昼,时间为0时或24时。在南半球,极昼范围内,太阳正南升,正南落,太阳视运动的轨迹是逆时针。而此时此地的日影则相反。中山站当地时间为0点,而此时昆仑站的当地时间比中山站要早,故昆仑站的太阳此时在东南方向,推出昆仑站此时的日影为西北方向。上述分析,故选D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R河是长江水系含沙量最大的支流。下图示意R 河及周边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相关信息。回答:(20分)
(1)简述N 市降水特征。 (6 分)
(2)若R河流域森林被破坏,请分析对当地水循环过程有何影响? (8分)
(3)说明R河含沙量大的自然原因。(6分)
参考答案:
(1) 年降水量较大或较多(在1000mm以上)(2分);降水的季节变化较大(降水集中在夏秋季或降水夏秋多,冬春少或降水夏季多,冬季少)(2分);雨季较长。(2分)
(2)植物蒸腾作用减弱;年降水量减少;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增强;地下径流减弱。(每点2分,答满8分为止)
(3)R河上游(等高线密集)地势起伏较大;流域内降水集中,多暴雨;上游黄土分布较广;流域内植被覆盖率较低;支流多,流域面积广,水量大;(每点2分,答满6分为止)
本题解析:
试题解析:
(1)由图可以直接分析出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且年降水量较大,雨季较长;
(2)森林被破坏后,植物蒸腾作用减弱;年降水量减少;
(3)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增强;地下径流减弱。
考点:降水特征的描述;水循环
点评:难度中等,描述降水特征一般要说出降水总量、季节变化等。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比较下列四幅经纬网图,其中阴影区域的实际面积最大的是
A.①区域
B.②区域
C.③区域
D.④区域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①区域东西长、南北长各20°;②区域东西长、南北长各20°;③区域东西长、南北长各10°;④区域东西长、南北长各15°。南北方向上1°≈111千米,东西方向上赤道处1°≈111千米,其他纬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综上所述,①区域面积最大。
本题难度:简单
                  
				  
				  
                    
                  
				  
				  
                  
                    
                 
                  
  | 
              ||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大全《人地关系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