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综合题  读下列文字及相关简图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是我国2001年至2007年能源生产与消费变化图。

材料二:
? 近年来,世界各国都越来越重视各类能源的开发,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已建和在建的核电分布如下表所示,而在西部地区则重点开发风电等能源。

(1)从2001年到2007年,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变化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应用程度来说,核能属于_______,此类能源还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新疆和内蒙古的风能资源都很丰富,对其合理的认识是_______。(填字母)
A.两地接近冬季风源地,风速较大,是这里风能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
B.建设三北防护林将会使这些地区风速降低,不利于我国风能的开发
C.由于两地均以高原地形为主,有利于风电场的建设
D.新疆面积大于内蒙古,故该省区风能资源要明显大于内蒙古
(4)近几年来我国将内蒙古作为风能重点开发地区,其主要原因是什么?从上海目前状况来看,风能开发已经起步,上海发展风能的优势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所给材料来看,我国将核能开发重点放在了东部沿海地区,其主要原因是什么?(至少三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受日本地震核泄漏事件影响,你认为我国核能开发需借鉴的经验是什么?(至少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从2001年到2007年,我国能源生产和能源消费均持续增长;但能源生产量始终低于能源消费量;而且能源缺口(生产和消费的差值)逐年扩大
(2)新能源;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
(3)A
(4)内蒙古地区:靠近冬季风源地,地势平坦,(植被稀疏)阻力小,风能资源丰富;距离京津唐地区近,靠近消费市场。
上海地处沿海,夏季风资源明显,同时上海工业技术优势明显,风能设备制造水平处于全国首位。
(5)核能的地区适应性强;沿海地区经济发达,资金雄厚;技术、人才优势明显;沿海地区常规能源缺乏,发展核能是有益的补充。
(6)核电布局需慎重考虑,要远离人口密集以及自然灾害频发地区;核电安全运行是核能开发的首要前提;政府需做好危机处理预案及应急措施等。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近30年来,三江源地区各种类型的冰川均在退化。有研究指出,被称为“中华水塔”的三江源冰川退化的速度是过去300年的10倍。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三江源地区各种类型的冰川均在退化的直接原因是什么?(2分)
(2)冰川退化可能诱发的地质灾害有哪些?(2分)
(3)中国在应对冰川退化方面应该采取什么对策?(4分)
(4)三江源地区冰川的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2分)
 
	参考答案:
(1)气候变暖
(2)泥石流、滑坡、山崩等(两点即可)
(3)加大投资,治理三江源区的生态污染;发展集约化生态畜牧业;建立绿色屏障,植树造林等。(两点即可)
(4)储蓄淡水、“气候变化的监控器”、补给水源、调节气候等。(两点即可)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下列物质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 ]
A、土地 
B、水
C、鱼 
D、金矿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在资源开发利用时,要合理规划,适度开发,循环利用。这是考虑到自然资源具有
[? ]
A.自然资源分布的不平衡性
B.资源的联系性
C.数量的有限性
D.利用的发展性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下图展示了1992年我国农村生活能源构成。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当时我国农村生活能源构成的突出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图并结合地区农业生产及环境特点,可以推测,长江中下游平原农村的生活能源以_______为
? 主,东南丘陵农村的生活能源以_______为主。
(3)指出这种能源构成引发的环境问题,以及改变这种状况的主要途径。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以生物(质)能(秸秆、薪柴)为主要生活能源,共占71.5%
(2)秸秆;薪柴  
(3)引发的环境问题:第一砍伐植被(森林),破坏生态结构。引起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等;第二秸
? 秆不能还田,减少耕地有机肥的供应,导致土壤肥力下降。改变这种状况的主要途径:第一(因地制
? 宜)开发利用多种类型的能源;第二,(大力)建设薪炭林;第三,提高能源利用率。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