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高频考点预测(2017年最新版)(六)
A.热岛效应 B.焚风效应 C.集聚效应 D.雨岛效应 |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该地区最高点位于第一幅图中,海拔大致范围在1500 m~1800 m。答案选A。
【小题2】北纬52°某地总体位于盛行西风带内,B点的位置位于山顶的东部,位于盛行西风的背风坡,具有明显的焚风效应。答案选B。
考点:该题考查等高线示意图及焚风效应。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下图中A点为某日太阳直射点的位置,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参考答案:(1)23.5N;远日点
(2)东南;西南;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
(3)印度低压(亚洲低压);副热带高气压带;块
(4)赤道低气压带
(5)增温增湿
(6)印度洋
(7)逆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单选题 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其原因是
A.白天、夜间皆为阴天
B.大气的逆辐射作用强
C.大气的逆辐射作用弱
D.大气的吸收作用强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试卷分析:霜冻多出现在晴天的夜晚,主要是由于晴天晚上云少,大气逆辐射弱,保温效应差,故强烈降温,而容易出现霜冻。
考点:本题考查大气的热力作用。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是掌握大气热力作用的基本原理和实例。
本题难度:困难
4、单选题 读“北方某城市连续三日的天气与空气质量状况”表。回答下列问题。
时间 | 天气 状况 | 日平均 气温 | 最大 风力 | 空气首要 污染物 |
第一天 | 多云 | 15℃ | 5级 | 总悬浮颗粒 |
第二天 | 阴雨 | 8℃ | 8级 | 总悬浮颗粒 |
第三天 | 晴 | 3℃ | 4级 | NO2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因第一天多云,第三天晴朗少云,云层对太阳辐射有削弱作用,对大气逆辐射有增强作用,能够吸收地面辐射,所以第三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弱,大气逆辐射较弱,大气吸收地面辐射能力较弱,日较差较大。故选B。
小题2:因这三天内,天气由阴雨转变为晴朗,出现大风降温天气,所以可判断为冷锋过境。故选B。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读“亚洲1月、7月季风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图的高压中心名称是_____________,B表示北半球的_______(季节)。
(2)季风的形成的原因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亚洲高压;夏季
(2)海陆热力差异;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自然环境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