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答题技巧(2017年最新版)(六)
A.干冷北风 B.干热南风 C.上升气流 D.下沉气流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小题3:A
本题解析:
小题1:解析:由图示信息可知,该山脉基本为南北走向,海拔3000m以上东西两坡均为亚高山针叶林,但东坡针叶林分布下限较低,表明东坡“较凉”;根据东西两坡基带海拔高低和植被差异(东坡海拔低,基带为干旱河谷灌丛带;西坡海拔高,基带为亚高山针叶林)可知该山地位于我国西南地区,且最可能位于横断山地区。东坡为夏季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3000m以上降水较多。故选B。
小题2:解析:该区域夏季盛行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冬季盛行东北季风。但谷地地区始终受下沉气流影响,谷地底部降水偏少。故选D。
小题3:解析:该山地有常绿阔叶林分布,而新疆、山西属于温带气候,不存在常绿阔叶林。故B、D两项可排除。据东西两坡基带海拔较高(东坡在1000m以上,西坡在3000m以上)和基带植被(东坡基带为干旱河谷灌丛)可排除安徽(以平原为主,缺少高大山脉)。故选A。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右图为世界局部地区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A地区一年中多大雾天气,主要原因是( )
A.位于沙漠地区和盛行西风的迎风坡,空气中尘粒多,水汽易凝结
B.地处低纬地区,空气对流强烈,水汽上升冷凝
C.受沿岸暖流影响,空气湿度大
D.地处低纬地区,又受沿岸寒流影响,下层空气易冷凝
小题2:下面有关甲、乙两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自然带类型相同,都为热带雨林带
B.从甲自然带到乙自然带反映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C.从甲自然带到乙自然带反映经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D.自然带类型不同,甲地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乙地为热带雨林带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从经纬度位置和海陆轮廓看,该区域位于南美大陆。A地区位于0°—20°之间,处于低纬信风带,不可能位于盛行西风的迎风坡,A错。A地区位于大陆西岸,处于低纬信风带的背风坡,再加之秘鲁寒流的影响,形成了热带沙漠气候,水汽含量少,B错。沿岸受秘鲁寒流影响,C错。该地地处低纬度地区,沿海地区水汽蒸发旺盛,又有寒流的降温作用,水汽凝结,多大雾天气,D对。
小题2:图中乙地位于亚马逊平原,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终年高温多雨,为热带雨林气候;甲地位于巴西的东南部,受到沿海巴西暖流的增温增湿作用,同时位于东南信风的巴西高原的迎风坡,降水丰富,形成了热带雨林气候。因此,甲、乙两地自然带类型相同,都为热带雨林带,A对,D错。甲自然带的分布反映非地带性分异规律,B、C错。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世界上干湿度地带分异最明显的是?
A.北美大陆的中纬地区
B.南美大陆的中纬地区
C.亚欧大陆的中纬地区
D.非洲大陆的中纬地区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自然带的地域分异规律。干湿度地带性表现为由沿海到内陆,随水分条件的递减,出现自然带的东西方向分异。由于中纬度亚欧大陆东西方向宽度最大,故干湿度地带性分异最明显。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同处于北纬30°—40°的两地,大陆东岸生长着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而大陆西岸却分布着亚热带常绿硬叶林,这主要是因为两地的(?)
A.光照条件不同
B.地形条件不同
C.土壤条件不同
D.水热组合不同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地中海气候分布在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炎热干燥;冬季受盛行西风控制,温和湿润。大陆东岸为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所以是因为水热组合的不同。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被称为中国环球航行第一人的郭川,驾驶40英尺的“青岛号”帆船,历经138天不间断的航行,于2013年4月5日成功返回青岛。图7为此次郭川环球航海路线示意图,其中青岛(36°04?,N,120°21?E)、合恩角(55°59?S,67°16?W)、好望角(34°21"S,18°30?E)是他此次航海中登陆的地方。读图完成下题。
青岛、合恩角和好望角三地典型植被景观分别为
A.温带落叶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B.温带落叶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由资料可知:青岛地处温带大陆东岸,属温带季风气候-温带落叶阔叶林;合恩角地处温带大陆西岸南美洲南端,属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落叶阔叶林;好望角地处亚热带大陆西岸,非洲南端,属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常绿硬叶林。选B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题《地壳物质循环及地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