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大全《地壳物质循环及地表形态的塑造》考点预测(2017年强化版)(六)
A.① B.② C.③ D.④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沙丘的形态可知,该地盛行风是由西向东吹,为了阻挡沙丘的移动,从上方向植树种草。选择C项。
【小题2】根据地质构造的结构可知,开采石油在背斜处,所以是在①处。选择A项。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汾河平原位于山西省中南部,土壤肥沃,灌溉便利。结合黄土高原东西向基岩剖面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与我国泰山地质构造相同的是
A.太行山
B.太岳山
C.子午岭
D.六盘山
小题2:汾河平原的形成过程为
A.断裂下陷一流水沉积
B.褶皱一断层
C.断裂下陷一流水侵蚀
D.水平挤压一风力沉积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泰山是断块山,是岩层断裂上升形成的。读图,根据岩层构造,图中太行山、太岳山是褶皱山,子午岭也是向斜构造,是褶皱山,A、B、C错。六盘山是断块山,地质构造属于地垒,D对。
小题2:根据图中的地质构造,汾河平原处的岩层先是断裂下陷,形成地堑,谷地的地势低,流水泥沙长期沉积,形成平原,A对。只有褶皱-断层,不能形成平原,B错。流水侵蚀形成的是谷地,不能形成平原,C错。水平挤压,不会形成地堑,可能会隆起抬升,D错。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20分)结合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1)据图说明台湾岛地形分布特征是?。(2分)
(2)据图可知,台湾易发生地震,其地质构造条件是?;此外,每年夏秋季台湾受
?(气象灾害)影响较大。请具体说明这种气象灾害的形成原因。(6分)
(3)该岛I和II气候类型的界线向南弯曲,主要是?的原因。(2分)
(4)台湾水能资源丰富,除了河流众多,还有什么自然原因?请列举两条。(4分)
2003年台湾岛内产业部门及经济统计资料(部分)
| 产业部门 | 第一产业 | 第二产业 | 第三产业 |
| 占岛内生产总值(%) | 1.8 | 30.4 | 67.8 |
| 就业人口(素质高)占总就业人口(%) | 7.3 | 34.9 | 57.8 |
| 岛内生产总值(亿美元) | 2960 | ||
| 外贸总额(亿美元) | 2710 | ||
参考答案:
(1)东部多山脉,中部多丘陵,西部多平原(2分)
(2)近板块交界处(2分)?台风(2分)
台风位于北太平洋西部低纬度洋面上,局部湿热空气大规模上升,释放潜热,引起低空空气向中心流动,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形成空气旋涡,当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力达12级及其以上时,形成该灾害。(2分)?
(3)地形隆起?(2分)
(4)降水量充沛,地势起伏大(4分)
(5)出口导向型(进口——加工——出口型;外向型)(2分)
大量受过教育和培训的劳工;多港口;吸收外国资本;大力建设出口加工区;鼓励发展出口加工的政策等。(任两点可得4分)
本题解析:
(1)从台湾的地形图分析,台湾东部多山脉,中部多丘陵,西部多平原。
(2)板块交界处,易发生地震;夏秋季节是台风的多发季节;台风是特殊的热带气旋,从热带气旋的成因去分析,北太平洋西部低纬度洋面上,温度高,局部湿热空气受热膨胀,会大规模上升,释放潜热,引起低空空气向中心流动,然后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使空气旋转由周围向中心辐合,当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力达12级及其以上时,形成该灾害。
(3)I和II气候类型分别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其边界向南弯曲表明该区域温度低,而温度低是因该区域地势高而引起的。
(4)水能资源主要受流量和流速的影响,从流量分析,因降水量充沛,所以河流量多;从流速分析,该地地势起伏大,所以河流流速大。
(5)外贸总额的多少受出口贸易的影响,外贸总额所占比重大,说明台湾以出口导向型经济为主;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就业人口素质高,说明有大量受过教育和培训的劳工;多港口,利于原料和燃料的运进和产品的运出;另外还有吸收外国资本;大力建设出口加工区;鼓励发展出口加工的政策等。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该图为某处地层未曾倒置的地质剖面图,其中①至④代表所在地层的成岩作用。据此回答问题。
小题1:下列有关该处地质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最正确的是(? )
A.甲乙丙
B.甲丙乙
C.乙丙甲
D.丙乙甲
小题2:丙侵入岩脉应为何种岩石( ?)
A.沉积岩
B.岩浆岩
C.变质岩
D.资料不足,无法判断
小题3:图中⑤处岩石发生了变质,形成的岩石最可能是(? )?
A.石灰岩
B.大理岩
C.花岗岩
D.玄武岩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小题3:B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图示的岩层和地质构造的破坏关系,晚生成的破坏先生成的地质构造,故图示反映断层破坏了褶皱,而岩浆侵入破坏了断层。故判断A项正确。
小题2:受岩浆活动而生成的岩石一定属于岩浆岩。
小题3:图示⑤位于石灰岩与岩浆岩的接触地带,故可能是石灰岩在岩浆活动中经过变质作用,而生成大理岩。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掌握地质作用顺序的基本判断方法:后生成的地质构造破坏早生成的地质构造,并结合各类岩石的形成过程分析即可,注意区别岩石的类型。
本题难度:简单
|
||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区域地理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