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高频考点预测(2017年最新版)(二)
2017-03-06 03:36:20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大 中 小】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印度首个月球探测器“月船1号”于2008年10月22日升空,11月8日进入绕月轨道。其后经过多次机动降轨,使轨道远月点高度从7502公里降到100公里,近月点高度从200公里降到100公里,由初始的椭圆形工作轨道最终变为圆形轨道。据此回答各题。
 小题1:“月船1号”升空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位于? ①ab段 ②cd段 ③gh段 ④ef段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小题2:“月船1号”在绕月轨道上运行,有动力作用时,其公转速度? ①近月点时公转角速度较快 ②远月点时公转线速度较慢 ③公转速度始终不变 ④在圆形轨道上时快时慢 A.①② B.③④ C.③ D.②④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地球太阳光照图的综合判断。根据地球公转所处的位置不同,确定二分二至日,春分日(3月21日前后)、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10月22日,位于秋分日与冬至日之间,图中c为秋分,d为冬至日;e为秋分,f为冬至日。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小题2:本题考查公转运动的概况。根据由初始的椭圆形工作轨道最终变为圆形轨道。轨道为圆形轨道,所以公转速度始终不变。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下图为12月22日甲乙丙丁四个城市昼夜长短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回答问题。
1.四城市位于南半球的是2.关于甲城市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城市 B.乙城市 C.丙城市 D.丁城市 E.只有春秋分是昼夜等长 F.一年只有一次直射 G.线速度在全球各纬度中最小 H.每天日出时刻都为当地时间6:00
参考答案:1. C 2. 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根据题干信息,此时为12月22日,故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上,故南半球昼长夜短,北半球昼短夜长,赤道上昼夜平分;且全球越往南昼越长,南极圈及以内出现极昼现象,越往北昼越短,北极圈及以内出现极夜现象。故图示丙城市昼长夜短,故判断位于南半球。 2.结合上题分析,甲城市昼夜平分,故判断位于赤道上,故全年昼夜等长,一年中有两次太阳直射,地球自转线速度规律:纬度越低,线速度越大,故甲城市线速度在全球各纬度中最大;由于终年昼夜平分,即昼长12小时,故日出时间始终为当地时间6:00,故D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昼夜长短的变化和读图比较分析能力。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学生只要能根据太阳直射来源:91考试网 91EXAm.org点位置判断全球昼夜长短的分布规律,并能抓住赤道上终年昼夜平分、地球自转线速度的基本规律等内容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该图为太阳直射点移动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时间长度T为2.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于2010年3月5日在北京召开,3月14日上午闭幕。大会期间太阳直射点位于3.大会期间,我国昼夜情况 A.1太阳日 B.1恒星日 C.1回归年 D.1恒星年 E.①点附近 F.②点附近 G.③点附近 H.④点附近 I.昼越来越长 G.夜越来越长 昼夜平分 昼长大于夜长
参考答案:1. C 2. A 3. 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1.图示T表示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周期,为1个回归年。 2.3月5日---14日,位于春分日之前,故位于①位置。 3.大会期间,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故我国昼长越短,而由于太阳直射点向北移,故我国昼逐渐变长。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读“太阳光照图”(阴影表示黑夜,非阴影表示白天),回答下列问题。(30分)
 (1) 在图上画出太阳照射光线。 (2) 图中EF线的名称叫_____。(晨线、昏线) (3) 该图表示北半球的节气为___________, 其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此时此刻,A、B、C、D四点中太阳高度等于0的是?。 (5) 该日A、B、C、D四点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小的是_______,白昼时间最长的是_____,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只考虑纬度因素),昼夜变化幅度最大的是?。 (6) 此时此刻,A点的地方时是___________,D点的日出时间是_______。这一天C点的昼长是______。 (7)下图是一幅“以南极点为中心的光照图”,虚线分别表示回归线和极圈。在图中根据以下要求画出同时期的光照图。要求:①用箭头表示自转方向,②画出晨昏线,③用阴影表示夜半球
参考答案: (1) 图要求正确(2分)? (2) 晨线? (3) 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极圈内为极夜? (4)? B C? (5) ?C? B? D ?B? (6) 12点? 6点? 8小时 ? (7)略(6分)
本题解析: (1) 日照图的太阳光线画时要注意,阳光过直射点且延长后要过地心(图中的圆心),然后在直射光线两侧画平行光,一般用三条光线表示即可。? (2) 读图,图中EF线是昼夜分界线,是晨昏线。根据定义,顺着自转方向过EF线,由夜半球进入了昼半球,所以是晨线。? (3)读图可以看到,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极圈内为极夜。所以此时北半球节气是冬至日。? (4) 在日照图上,昼半球的点太阳高度大于0,夜半球的点太阳高度小于0,位于晨昏线上的点太阳高度等于0, B、C两点位于晨昏线上,所以太阳高度等于0。? (5) 读图,根据各点与直射点的纬度差,可以判断C点与直射点间的纬度差最大,所以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小。因为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所以南半球各纬度昼长达到一年中最大值,纬度越高,昼长越长,图中四点B的纬度最高,且在南半球,所以昼长最长的是B。自转线速度 只与纬度有关,纬度越低,自转线速度越大,图中D的纬度 最低 ,位于赤道上,纬度 是0度,所以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D。昼夜变化幅度也只与纬度有关,纬度高,变化幅度大,所以昼夜变化幅度最大的是B。? (6)读图可以判断,此时A点是直射点,地方时的时刻是 12点。 D点位于赤道,日出时刻是6点 。读图可以判断,C点的日出时刻是8点,所以昼长时间是8小时 。 (7)在南极点为中心的图上,地球自转方向是顺时针。晨昏线画时要与阳光垂直,图中是两个切点的连线,且过极点。朝向太阳的为昼半球,背向太阳的为夜半球。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该图中AB是赤道上北京时间2012年3月20日14时属于20日的范围。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A、B两点之间的最短距离约为 A.1.5万千米? B.3万千米? C. 1万千米? D.2万千米 小题2:3小时后,晨线与赤道相交的点所在经线为 A.45°W B.120°W C.110°W D.180°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时间计算和经纬线的应用。 小题2:北京时间为20日14时,则该日最早的东十二区时间为20日18时,该日从0时开始,故20日的范围应跨18个时区,即跨经度270°,故最短距离(在赤道上)为270*111KM,约3万KM。 小题1:3个小时后,北京时间为20日17时,而晨线与赤道的交点时间为6时,计算得45°W。
本题难度: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