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人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有了科学萌芽开始于
A采猎文明时期?
B农业文明时期
C工业文明时期?
D后工业文明时期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人地关系思想。农业文明时期,人类开始对人地关系有了科学的萌芽;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城市人口和城市化水平对比示意图”(图2),完成下题。
1.图中表示欠发达地区城市化水平变化的是2.20世纪70年代中期世界城市人口3.城市化的发展可能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主要有
①噪声污染?
②生物多样性减少?
③城市热岛现象
④城市空气中含大量的粉尘、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碳氢化合物等物质
A.a曲线
B.b曲线
C.c曲线
D.d曲线
E.总数量开始出现下降趋势
F.发达地区所占比重在增加
G.欠发达地区所占比重在减少
H.两类地区所占比重基本持平
I.①③
G.②③
①④
③④
参考答案:1. D
2. D
3. C
本题解析:1.d线城市化起步最晚,属于欠发达地区。
2.由图中可知20世纪70年代中期世界城市人口发达国家与欠发达国家地区所占比重基本持平。
3.选项中②③也是城市化产生的问题,但他们不是环境污染问题。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在建筑保温材料还没有普遍应用的时代,从大西洋沿岸往东至俄罗斯,欧洲传统民居的墙壁在厚度上有一定的变化规律(如下图所示)。据图回答小题。
1.由英国南部至俄罗斯西部,传统民居墙壁逐渐变厚的主要原因是2.由英国南部至俄罗斯西部,自然带的变化所体现的规律是
A.温差逐渐变小
B.气候海洋性越来越强
C.太阳辐射逐渐减弱
D.气候的大陆性越来越强
E.由沿海向内陆的变化
F.由赤道向两极的变化
G.非地带性
H.垂直地带性
参考答案:1. D
2. 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从海陆位置分析可知,由英国南部至俄罗斯西部,逐渐由亚欧大陆西部沿海地区进入到大陆内部,英国是温带海洋性气候,从西向东,海洋性减弱,大陆性增强,气温年较差越来越大冬季气温越来越低,为了保暖导致传统民居墙壁逐渐变厚。选择D项。
2.从海陆位置分析可知,从英国到俄罗斯体现的是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选择A项。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区域地理及自然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点评:本题以从大西洋沿岸往东至俄罗斯,欧洲传统民居的墙壁厚度逐渐加厚为载体考查欧洲地区气候差异以及自然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难度较小。主要锻炼学生根据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以知识迁移能力。解答本题时可借鉴我国南北方墙壁厚度的变化。
【知识拓展】
地域分异规律:
?
成因
分布规律
分布
典例
图示
地带性分异规律
水平地域分异规律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以热量为基础划分
大致沿纬线(东西)方向伸展,沿纬度变化的方向(南北)更替
在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表现明显
非洲沿20°E经线,南北方向自然带的变化;亚寒带针叶林的分布
?
3?
2
1
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
在一定的温度条件基础上,水分条件影响较大
大致沿经线(南北)方向伸展.沿经度变化的方向(东西)更替
?
中纬度地区表现明显
亚欧大陆中纬度地区由沿悔向内陆自然景观呈现为森林带一草原带一荒漠带
?
?
1
?
2
?
3
?
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
高山地区从
山麓到山顶
水热状况的
垂直变化
?
各自然带大致沿与等高线平行的方向(水平)伸展,沿垂直方向更替
?
中、低纬度的高山地区
?
阿尔卑斯山、喜马拉雅山的垂直自然带
?
?
?
非地带性规律
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等非地带性因素的影响
?
自然带的分布不呈带状
?
受非地带性因素影响显著的地区
南半球没有苔原带和亚寒带针叶林带的分布,沙漠中的绿洲
本题难度:困难
4、单选题 读“我国某地社会可持续发展示意图”,回答小题。

小题1:下列关于该地1985~1995年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人地关系协调发展
B.经济发展指数保持在相同水平
C.环境污染指数逐年上升
D.资源能源消耗维持在较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