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地理高频试题、高中地理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地球与地图 地球 地图: 地图的基本知识 等值线图 宇宙中的地球 宇宙环境: 地球是太阳系中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地球的圈层结构 宇宙探测 人类认识的宇宙 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地壳物质循环 内力作用与地貌 大气的热状况 大气受热过程 大气运动 全球气压带 常见的天气系统 气候类型及其判断 大气的圈层结构 水的运动 陆地上水体 世界洋流分布 水资源利用 整体性和差异性 自然环境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自然地理要素 地域分异规律 陆地自然带 自然对人类影响 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 全球气候变化 资源对人类生存: 自然资源的分布和利用 自然灾害发生 人口与城市 人口与地理环境: 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 人口迁移 人口分布 人口性别 城市与地理环境: 城市的空间结构 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城市的区位因素 地域文化 生产活动 农业生产活动 农业区位因素 农业地域类型 工业生产 工业区位因素 传统工业区和新兴工业区 交通运输 现代交通运输方式 交通运输线路 交通运输布局 城市交通的特点 商业中心和国际贸易 区域可持续发展 区域工业化 区域农业生产 人类与地理环境 人地关系思想 主要环境问题 可持续发展 区域地理环境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遥感(RS) 全球定位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 区域生态环境的建设 荒漠化的防治 水土流失的治理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 区域地理 世界地理 世界分区地理 中国地理 中国地理概况 中国的河流和湖泊 中国的农业和工业 中国的天气和气候 中国的自然资源 中国区域差异 东部季风区 国土整治 选修部分 宇宙与地球 太阳系和地月系 海洋地理 海洋和海岸带 海洋环境问题 海洋开发 海洋权益 旅游地理 旅游活动设计 旅游景观的欣赏 旅游与区域发展 旅游资源的类型与分布 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 文化景观 文明旅游 城乡规划 自然灾害与防治 自然灾害与环境 主要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 防灾与减灾 环境保护 资源问题 生态环境保护 生态问题 环境污染与防治 环境与环境问题 环境管理 环境与发展问题 地理信息技术应用 3S技术综合应用 地图与遥感 综合专题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六)
2017-07-11 05:51:58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35.读下表,判断
我国三个经济地带国内生产总值所占比重的变化(%)

年份
1980
1985
1990
1995
比重增减
东部
52.3
52.9
53.8
58.3
+6.0
中部
31.2
31.1
29.8
27.6
-3.6
西部
16.5
16.0
16.4
14.1
-2.4
A.经济发展水平:东部>中部>西部
B.经济发展速度:东部>中部>西部
C.东部与中部、西部的差距越来越小
D.东部经济是正增长,中部、西部经济是负增长
题型:单选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答案 A

马上分享给同学
    揪错 收藏 据91考试网专家权威分析,试题“35.读下表,判断我国三个经济地带国内生产总值所占比重的变化(%..”主要考查你对?中国三大自然区的区域差异及区域内部差异?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91考试网学习社区。 中国三大自然区的区域差异及区域内部差异 考点名称:中国三大自然区的区域差异及区域内部差异

      中国三大自然区的区域差异及区域内部差异:
      1、三大自然区的划分依据:

      2、界限:
      (1)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与东部季风区大致以 400mm年等降水量线为界,大致是大兴安岭西侧—张家口—兰州—拉萨— 喜玛拉雅山东侧
      (2)青藏高原区的范围与我国地势的第一阶梯吻合,大致以横断山脉、祁连山脉、阿尔金山脉和昆仑山脉为界
      3、三大自然区特点:

      三大自然区的内部差异:

      1、东部季风区的南北差异
      ①形成:

      ②东部季风区
      A.范围:包括第二级阶梯的黄土高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横断山区,以及第三级阶梯上的沿海平原和丘陵地区。
      B.地形地势: 海拔较低
      C.气候:受季风影响显著;降水集中且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D.土壤生物:植被以森林为主,土壤发育好,生物种类繁多
      E.水文:多外流河,主要是以雨水补给
      F.人类活动:人类活动影响广泛而深刻,自然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是我国主要的农耕区。
      ③东部季风区的南北差异:

      2、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东西差异
      ①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内的同一性和差异性

      ②差异:

      3、青藏高寒区的垂直差异
      ①成因:夏季风和海拔高低
      ②水平差异:

      ③垂直差异:

      中国三大自然区:


      以上内容为91考试网学习社区(www.91exam.org)原创内容,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发现相似题 与“35.读下表,判断我国三个经济地带国内生产总值所占比重的变化(%..”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194347
      下图是塔里木盆地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小题1:从地理环境整..
      207043
      下列关于我国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A.北回归线穿过我国南部,..
      208108
      2006年是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6月8日—7月13日,“重走长征路—1039..
      178604
      读下图,回答。小题1:从台湾岛中间穿过的虚线是北回归线,北回归..
      215964
      读“广东省图”,结合相关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9分)材料1:1998~200..
      217059
      读我国一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示意图,完成..
      试题ID 试题题文
      “91考试网学习社区”各栏目介绍之--压轴题:它是做题高手的盛宴,各年级、各学科、各种考试类型的压轴题都在这里可以发现,想挑战自己的知识和思维极限吗?到www.91exam.org试一试吧。 ? 2014 91考试网 版权所有 最后访问时间:2015-03-16 00:35:09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西气东输”二线工程是我国第一条引进境外天然气资源的大型管道工程。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干线沿线自西向东依次经过我国的
      A.地势第一、二、三级阶梯
      B.阴山、秦岭、南岭地形区
      C.寒带、温带、热带气候区
      D.黄河、长江、珠江流域

小题2:该工程建设对地理环境产生的显著影响是
A.加快新疆天然气资源的开采,促进其经济发展
B.诱发沿线地区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C.缓解珠三角地区能源短缺,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D.促进中国和中亚地区国家之间的社会文化交流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从图上可以看到,线路经过地区没有经过第一阶梯青藏高原,A错。中卫在甘肃境内,阴山位于内蒙古,所以输气线路没有经过阴山,B错。线路经过地区纬度最高的是在新疆,那里是中温带,没有经过寒带,C错。“西气东输”线路经过中卫、直到广州、南宁,可以判断穿过了黄河、长江、珠江流域,D对。
小题2:输气工程建设可以加快天然气资源的开采,促进经济发展,但不是对地理环境的影响,A错。管道建设对沿线植被破坏很少,对岩层结构没有影响,不会诱发地震、滑坡、泥石流灾害,B错。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快,能源短缺,西气东输缓解了东部能源短缺的状况,天然气污染少,优化了东部地区的能源结构,C对。促进与中亚国家间社会文化交流也不是对地理环境的影响,D错。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城市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也对社会产生了多方面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城市职能就是指一个城市在国家和区域中所起的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区位条件的变化,城市的职能是可变的。如著名城市杭州,在历史上曾是南宋的都城(临安)。
材料二
南宋时期临安地理位置图

(1)分析杭州历史上成为都城的区位优势,并评价杭州作为现代旅游城市的旅游资源集群状况和铁路交通条件。(10分)
材料三
表1 某城市热中心与郊区下午4时的气温差

时间
1月
4月
7月
10月
全年
气温差(°C)
5.2
6.0
5.4
6.0
5.5
(2)据表1数据,分析该城市城、郊之间污染物迁移的原因与方向,并提出改善城区空气质量,在郊区应采取的有效措施。


参考答案:
(1)都城的区位优势:位于太湖平原地区,气候温暖湿润,农业发达;位于京杭运河南端,水运方便,利于对外联系;北部大江天堑,有利于安全防卫。
旅游资源集群状况:西湖山水、钱塘江大潮、古运河和现代都市风光,构成了自然与人文和谐的景观群,集群状况好。
铁路交通条件:位于沪杭、浙赣铁路交汇处,交通便捷,旅游通达性好。
(2)原因与方向:城郊气温差产生了城郊之间的热力环流,上空污染物由城市向郊区扩散,近地面污染物由郊区流向城市。
措施:在郊区布局有大气污染的工业时,应该布局在热力环流下沉气流之外的区域;提高郊区绿化率。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我国领海是从海岸基线向海上延伸到多少海里的海域( )
A.20海里  
B.12海里 
C.200海里
D.6海里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海洋权益。联合国海洋公约规定:沿海国家享有自海岸基线向外延伸12海里领海权,200海里专属经济区。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南水北调工程涉及京津冀所在的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原因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
①土地和耕地面积大?②人口少?③水资源利用率高?④水资源总量少?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①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华北地区的水资源不足,主要是由于水资源总量少,而工农业发达用水量大,故选D项。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我国的区域环境,知识性试题,难度低。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地理试卷《大气的热状况与大..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