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综合题 读图回答(14分)

(1)此时为?(节气)日(北半球)前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 ?。
(2)A地地处五带中的?带,此时澳大利亚的季节是?季。
(3)此时A点太阳高度是? ?,这一天中B点的正午太阳高度是 ? ?。
(4)某物体从A点向正南作水平运动,先是向?(东、西)偏,后向?(东、西)偏。
(5)这一天杭州(约1200E、300N)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是?,次日以后3个月内,杭州的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是?,?(2分)。
(6)AB线正处于?(晨、昏)线上。A点的昼长为?小时,A点的日出时间是?时。
参考答案:每空1分,共14分
(1)冬至日? 23.50 S?
(2) 北温带?夏季
(3) 00 ?,? 900 ?
(4) 西?东
(5) 36.50 ?昼短夜长,昼变长、夜变短 (2分)
(6) 昏? 4?小时, 10?时
本题解析:
第(1)题,由图可知,可知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应为北半球的冬至日,此刻该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23.5°S )。
第(2)题,A地位于北回归线与北极圈之间,地处五带中的北温带,北半球为冬季,则此时澳大利亚的季节是夏季。
第(3)题,因为A点在晨昏线上,故此时A点太阳高度是00,由于B点在南回归线上,这一天太阳又直射南回归线,故B点的正午太阳高度是900。
第(4)题,本题考查地转偏向力对地表运动物体的影响。某物体从A点向正南作水平运动,先是向西偏,越过赤道后向东偏。
第(5)题,这一天杭州(约1200E、300N)的正午太阳高度角H是:H=900-(30o-23.50)=36.50 ?,次日以后3个月内,太阳直射点向北移至赤道,故杭州的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是昼短夜长,昼变长、夜变短。
第(6)题,AB线正由白昼进入黑夜,处于昏线上。由图可知,A点14点日落,故A点昼长为(14-12)*2=4小时,又因为(12-日出)*2=昼长=4小时,故A点的日出时间是10时。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涉及的考点有太阳直射点的确定、热量带的划分、昼夜长短的判断、地方时区时的计算、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等知识点,试题综合性强,学生只要掌握光照图的判断技巧就不难作答。
【知识小结】光照图的判读
(1)判断南北极:通常用于俯视图,判断依据为:从地球北极点看地球的自转为逆时针,从南极看为顺时针;或看经度,东经度递增的方向即为地球自转的方向。
(2)判断节气、日期及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晨昏圈过极点(或与一条经线重合),太阳直射点是赤道,是春秋分日;晨昏线与极圈相切,若北极圈有极昼现象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为北纬23?26’,若北极圈有极夜现象为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为南纬23?26’。
(3)确定地方时:在光照图中,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为正午12点,晨昏线所包围的白昼部分的中间经线为12点,晨线与赤道交点经线的地方时为6点,昏线与赤道交点经线为18点,依据每隔15?,时间相差1小时,每1?相差4分钟,先计算两地的经度差(同侧相减,异侧相加),再转换成时间,依据东加西减的原则,计算出地方时。
(4)判断昼夜长短:求某地的昼(夜)长,也就是求该地在纬线圈上昼(夜)弧的长度,这个长度也可由昼(夜)弧所跨的经度数来推算。
(5)判断正午太阳高度角:先求所求地区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若所求地和太阳直射点在同一半球,取两地纬度之差,若所求地和太阳直射点不在同一半球,取两地纬度之和,再用90?-两地纬度差即为所求地的正午太阳高度。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国庆节这一天,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及运动状况是
A.位于赤道以北并向北运动
B.位于赤道以南并向南移动
C.位于南回归线上并向北运动
D.位于北回归线上并向南运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国庆节10月1日位于9月23日至12月22日之间,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并且向南移动。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印度首个月球探测器“月船1号”于2008年10月22日升空,11月8日进入绕月轨道。其后经过多次机动降轨,使轨道远月点高度从7502公里降到100公里,近月点高度从200公里降到100公里,由初始的椭圆形工作轨道最终变为圆形轨道。据此回答各题。

小题1:“月船1号”升空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位于?
①ab段 ②cd段 ③gh段 ④ef段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