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宇宙环境及其对地球的影响》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二)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格林尼治时间(零时区)2006年9月3日5时42分22秒,欧洲第一个月球探测器“智能1号”按预定计划击中月球表面,“智能1号”以撞向月球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科学探索使命。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天体系统指的是一些有联系的天体组成的有规律的一个整体,比如太阳系、银河系等,图中月球围绕B天体运转,两者可以看做一级天体,而B天体围绕A天体运转,也可以看做一级天体,这样图中一共有两级天体,答案是B。
【小题2】据题中信息可知B天体是地球,地球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围绕太阳运转,所以A天体应该是太阳,答案是B。
考点:该题考查多层次的天体系统。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2009年7月22日上午,重庆市民仰望苍穹,亲身感受了500年一遇的日全食的震撼之美。重庆的日全食从北京时间8时07分55秒左右开始,到10时30分40秒结束,整个过程历时2小时22分45秒。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题目中的时间是指( )
A.重庆的地方时
B.120 °E的地方时
C.北京所在东八区的地方时
D.北京所在116°E的地方时
【小题2】发生日全食时,是科学家观察太阳( )的最好时机( )
A.色球层和日冕层
B.黑子和耀斑
C.光球层和色球层
D.黑子和日冕
【小题3】(原创)此次日全食时太阳直射点( )
A.正在向北移动
B.已移动到最北端
C.在南半球
D.在北半球
【小题4】(原创)此次日全食时到暑假结束这段时间地球公转的速度( )
A.由快变慢
B.由慢变快
C.接近最快
D.没有变化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小题3】D
【小题4】B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题干中的时间是北京时间,即东八区的区时,也是120°E地方时。
【小题2】光球层平时肉眼可见,发生日食时,光球层被遮挡住,此时是观测色球层和日冕层的最好时机。
【小题3】根据题干中给出的时间,可知此时已经过了6月22日,太阳直射点开始南移,因为还没有到9月23日,故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
【小题4】7月初,地球公转到远日点附近,公转速度最慢,之后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快,此时为7月22日,故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快。
考点:该题考查地方时、太阳活动、地球公转速度、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小题1】液态水的存在是地球生命起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下列叙述中与地球“液态水存在”有密切关系的是( )
①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 ②地球上昼夜更替的周期比较适中
③太阳系其他行星各行其道 ④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比较适中
A.①④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小题2】下列自然现象与太阳辐射关联不大的是( )
A.生物活动
B.大气和水体的运动
C.火山的爆发
D.煤和石油的形成
【小题3】下列现象最有可能属于太阳活动对地球产生影响的是( )
A.地球两极地区出现极昼极夜现象
B.指南针剧烈摆动,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C.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
D.南极上空出现臭氧空洞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C
【小题3】B
本题解析:
【小题1】液态水的存在与0?-100?的温度范围有关系,而地表保持这个温度和日地距离有关,和昼夜交替的周期适中有关,也和大气的热力作用有关。地球体积质量适中、各行星各行其道是地球安全进化环境的保证,并不是液态水存在的原因。
【小题2】火山的爆发大多和地壳运动有关,属于地球内能释放的一种形式,和太阳辐射关联不大。生物活动、大气和水体的运动、煤和石油的形成都和太阳辐射有内在关系。
【小题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表现在干扰电离层、使磁针振动不能正确指示方向、两极地区产生绚丽的激光等。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南极上空出现臭氧空洞属于大气环境问题,不是太阳活动的结果。地球两极地区出现极昼极夜现象和黄赤交角有关。
考点:本题考查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地球上的生命条件。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实际日照时数是指太阳光线照射地面所经历的小时数(去除地物、云、雾等遮蔽时间)。读湖北省某月多年平均日照时数分布图(单位:小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题。
【小题1】据统计,武汉市全年实际日照时数可以达到1950小时。据图判断,图示月份最可能是
A.1月
B.4月
C.7月
D.11月
【小题2】下列关于甲、乙两地实际日照时数的空间分布差异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甲地受夏季昼长影响,日照时间长,故日照时数较大
B.甲地受背风地形影响,气流下沉少雨,故日照时数较大
C.乙地受盆地地形影响,水汽难以扩散,故日照时数较小
D.乙地受地形抬升影响,湿润多雨,故日照时数较小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 武汉市全年实际日照时数可以达到1950小时,则每月平均日照时数为162.5小时,图中该月武汉市日照时数为230~240小时,远大于月平均日照时数,说明该月晴天多,白昼时间较长。武汉市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7月受副高控制,形成伏旱天气,降水少,晴天多,且白昼时间长。故选C。
【小题2】从图中等值线可知,甲地日照时数为240~250时,乙地为160~180时,甲、乙两地纬度相当,夏季昼长相同,A错;甲地位于平原,乙地位于盆地,没有迎风坡、背风坡的差异,乙地也没有地形雨,B、D错,所以主要原因是乙地受盆地地形影响,水汽难以扩散,故日照时数较小。故选C。
考点:本题考查等值线图、气候知识。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高频考点《地球运动及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