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知识点《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高频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六)
A.6小时 B.9小时 C.12小时 D.18小时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读下图:(10分) 参考答案:(1)12月22日?B? 本题解析:(1)根据图示晨昏线与极圈相切,北极圈内出现极夜,南极圈内出现极昼,故判断此时为北半球冬至日。纬度越高,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越大,故图示B点的昼夜变化幅度最大。(2)根据图示A点位于昼半球的平分线,故判断其时间为12时;结合晨线与赤道的交点为6时,进而可推理B点所在经线较6点所在经线西侧30°,即地方时为4时。D点位于赤道上,日出时间始终为6时。图示C点的地方时为8时,此时即为当地的日出时间,故可计算其昼长=2*(12-8)=8小时。(3)太阳高度分布的一般规律:昼半球大于0,夜半球小于0,晨昏线上等于0。故图示太阳高度小于0°的是处于夜半球的D点,太阳高度等于0的是位于晨昏线上的C点。(4)地球自转线速度的规律:自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故纬度越低,自转线速度越大,故线速度从大到小即纬度从低到高排序。(5)图示为北半球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上,故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自南回归线上向南北两侧递减。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图中所示地球中的虚线为回归线、极圈等纬线,实线为赤道,读图,完成问题。 |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热带是指有太阳直射的范围,即为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区域。
小题2:黄赤交角为黄道面与赤道面的夹角,目前度数为23.5°。
点评:本题难度低,基础性试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黄赤交角的概况和五带划分的基本依据。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一条自北向南流的河流,西岸受水流的冲刷比东岸严重,该河位于(只考虑地转偏向力)
A.北半球
B.南半球
C.赤道地区
D.跨东西半球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自北向南流的河流,西岸受水流的冲刷比东岸严重,反映水流向右偏,故判断为北半球。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典型性试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地转偏向力的特征:南半球向左偏,北半球向右偏,赤道上不偏,解题时可画图更直接明了。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地球上昼夜长短变化幅度最大的地区是
A.高纬地区
B.温带地区
C.低纬地区
D.回归线附近地区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五带的划分界线有回归线和极圈,北极圈以北是北寒带,北极圈和北回归线之间是北温带,回归线之间是热带,南回归线和南极圈之间是南温带,南极圈以南是南寒带。纬度越高昼夜长度的变化幅度越大。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知识大全《等值线图》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