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试题《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考点特训(2017年冲刺版)(二)
A.自转线速度甲地大于乙地 B.自转角速度甲地小于乙地 C.地方时相差11小时 D.12月22日白昼时间甲地大于乙地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小题3:C
小题4:D
小题5: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球运动、天气系统和读图分析能力。
小题1:根据图示的自转方向判断为南半球上空,故甲位于乙地的南方;从东西方向上看,从乙地看甲地与自转方向相反,故为向西。
小题2:地球自转角速度规律:除两极点外,处处相等;线速度规律:纬度越高,线速度越小,故甲乙两地的角速度相等,线速度乙大于甲。
小题3:若为近地面反气旋,则根据水平气流呈顺时针,故判断为北半球,则甲处的风向由中心指向四周,并向右偏,形成西南风;乙处水平气压梯度力由中心指向四周,风向向右偏,形成西北风。
小题4:结合上题分析,当高压中心为控制亚欧大陆的主要天气系统时,北半球为冬季,南半球为夏季,即可排除A、B、C三项。
小题5:结合第3题分析,当高压中心为控制北太平洋西岸沿海地区的天气系统时,即夏威夷高压势力强盛时,此时为7、8月份,长江下游流域可能出现伏旱天气。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根据平时观察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春秋分时,泉州(约24?N)的正午太阳高度角约为2.在本班教室(泉州24?N),正午时太阳光照射进入教室,被照射面积最大的时候是
A.43?
B.60?
C.66?
D.89?
E.春分
F.夏至
G.秋分
H.冬至
参考答案:1. C
2. 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正午太阳高度=90°-纬度差,春秋分日,太阳直射点位于为0°,故直接计算即可。
2.正午太阳高度越大,阳光照射进教室的面积越小,故阳光照射进教室面积最大为当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小的冬至日。
考点:本题考查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及应用。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掌握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和正午太阳高度与阳光射入室内面积之间的关系。
本题难度:困难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工业生产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