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图是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移动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直射点在④处时,应是6月22日前后
B.直射点从①处移到⑤处,需要l恒星年
C.直射点位于①或⑤处时,都是北半球的春分日
D.直射点从②处移到④处期间,我国各地白昼逐渐增长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根据图示的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判断,④位置,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上,则为北半球冬至日,A错误;直射点从①处移到⑤处,为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周期,为1个回归年,B错误。根据图示②表示夏至日;④表示冬至日,则①⑤表示春分日。C正确。直射点从②处移到④处期间,太阳直射点向南移,我国各地昼长逐渐变短。D错误。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基础性试题,学生只要结合二分二至日的太阳直射点位置,即可推理全年的太阳直射点位置,结合公转的周期、昼夜长短的变化等分析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读图,回答:(12分)

(1)C点的地理坐标为_______________,C点关于地心对称点的地理坐标为_________________。
(2)沿A向B沿直线运动,运动方向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在B的_________方向;B在C的__________方向。
(4)BC间的最短距离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千米。
参考答案:
(1)(50°S,45°E)、(50°N,135°W)
(2)前半段向西南,后半段向西北。
(3)正东;?正北?
(4)5550Km。
本题解析:
(1)根据图中地球为顺时针旋转,图中极点为南极点,则C点坐标为(50°S,45°E),C点对趾点的坐标为(50°N,135°W)。纬度数相同,符号不同,经度数互补,符号不同。
(2)沿A向B沿直线运动,逆着地球自转方向,所以为向西,先向南极点靠近,后远离南极点,所以方向为前半段向西南,后半段向西北。
(3)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根据图示:A在B的正东方向;B在C的正北方向。
(4)BC间的纬度间隔为50°,所以最短距离为50°×111km=5550Km。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读材料完成问题,材料:生活在河北省的王教授的日记片段:“近来天气逐渐回暖,但常遇大风降温天气。今日风止天晴,但气温仍下降,田地里的塑料大棚上覆盖了一层厚厚的尘土,有的大棚塑料被风撕裂,有的大棚被吹塌了。在附近的麦田里,不少农民正在燃放一堆一堆的柴草,浓烟遮盖了田野。”
小题1:日记记录的时期,太阳直射点有可能(?)
A.在北半球,并向南移动
B.在北半球,并向北移动
C.在南半球,并向南移动
D.在北回归线上,并向南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