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大全《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答题技巧(2017年最新版)(二)
A.12月22日 B.9月23日 C.6月22日 D.3月21日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由题意知,该校是华北平原地区一中学,属北半球中纬地区。某日10:20~11:05太阳处于东南方向,树荫指向西北方向,导致东操场盖大部分被行道树的树荫覆,其中东操场的北部③比南部④覆盖得更多。所以,为充分利用树荫覆盖,6月某日10:20~11:05该校某班同学上体育课的最佳场地是③处,
【小题2】对该校来说,越靠近冬至12月22日这一天,日出时东偏南越多,日落时则西偏南越多。也就是说,在12月22日这一天太阳在方向上所转过的角度最小,于是造成这一天阳光照射行道树产生的树荫在地面转动角度最小。
考点:该题考查地球的日出日落。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从地转偏向力考虑,理想状态下,下列示意图中,空心箭头表示水流初始运动方向,虚线箭头表示水流实际运动方向,能正确表示北半球水流流向的是 ( )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由于地球的自转,北半球水平运动的物体向右偏,图示AB为北半球,CD为南半球。选A正确。
考点:主要考查地球自转意义。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下表是北半球某地某月连续4日气象预报及相关资料。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 日期 | 最高气温 | 最低气温 | 天气状况 | 日出(北京时间) | 日落(北京时间) |
| 15 | 17℃ | 7℃ | 多云、南风3-4级 | 6:21 | 18:19 |
| 16 | 16℃ | 8℃ | 小雨、西南风3-4级 | 6:20 | 18:19 |
| 17 | 17℃ | 8℃ | 阴转多云、西南风3-4级 | 6:19 | 18:20 |
| 18 | 19℃ | 10℃ | 晴、东风3-4级 | 6:17 | 18:21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从15日到18日当地昼长由11:58增加到12:04,而当地在北半球,故太阳直射点应该由直射南半球逐渐向北移,而此时太阳直射点离赤道较近。地球公转速度应变慢,故A错;攀枝花在北半球,此时正午太阳高度角逐渐增大,故B对;成都刚开始昼短夜长后又昼长夜短,故C错;此时段太阳直射点应先在南半球又到了北半球,但一直向北移,故D错。
【小题2】到10日气温升高,天气转晴,故是暖风过境后,该地受单一暖气团导致天气变晴,A错而D对;16日晚为小雨,大气逆辐射应强,故B错;此时为暖锋经过带来的降水,故C错。
考点:昼夜长短,锋面系统与天气。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太阳能光热电站(下图)通过数以十万计的反光板聚焦太阳能,给高塔顶端的锅炉加热,产生蒸汽,驱动发电机发电。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我国下列地区中,资源条件最适宜建太阳能光热电站的是(?)
A.柴达木盆地
B.黄土高原
C.山东半岛
D.东南丘陵
小题2:太阳能光热电站可能会(?)
A.提升地表温度
B.干扰飞机电子导航
C.误伤途经飞鸟
D.提高作物产量
小题3:若在北回归线上建一太阳能光热电站,其高塔正午影长与塔高的比值为P,则(?)
A.春、秋分日P=0
B.夏至日P>0
C.全年日P<1
D.冬至日P>1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小题3:D
本题解析:
小题1:太阳能光热电站,是利用太阳能来发电,应分布在太阳能丰富地区。柴达木盆地位于青藏高原上,海拔高,空气稀薄 ,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少,太阳辐射强。太阳能资源丰富。适宜建太阳能光热电站,A对。其他三地位于季风区,降水多,阴天多,地面太阳辐射量相对较少。所以B、C、D错。
小题2:太阳能电站的使用,减少了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全球变暖的效应减弱,不会提升地表温度,A错。发电站不会干扰电子导航,B错。光热电站产品是电能,不能直接提高作物产量,D错。光热电站是依靠光能集聚产生的热能制造出蒸气,利用蒸气推动发电机运转,强光、高热能可能会误伤途经的飞鸟,所以C对。
小题3:在北回归线上建一太阳能光热电站,二分日时正午太阳高度为66.5°,影长不为0,影长与塔高比值P不等于0,A错。夏至日时,正午太阳高度为90°,影长为0,P=0,B错。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为43°,影长大于塔高,P>1,C错,D对。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读下图回答(虚线表示极圈,阴影表示黑夜,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每空1分,共5分)。


(1)图中A点位于B点___________方向。
(2)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___________经度是_______________。
(3)北京时间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A.12月22日2时 B.12月23日8时
C.6月22日2时 D.6月23日8时
(4)再过 ___________ 小时,A、B两地属于同一天。
参考答案:
(1)西北
(2)23°26′S 90°W
(3)A
(4)3
本题解析:
(1)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因此可知A点位于B点以西;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可知,该图为南半球,B点纬度高于A点,A在B以北。
(2)从图中可以看出,此时南极圈内出现极昼,为冬至日,太阳直射23°26′S;太阳直射的经线即昼半球中央经线,为90°W(图中最左侧经线)。
(3)从上题分析可知,此时90°W为12:00,因此北京时间可能为12月22日2时。
(4)此时90°E和180°经线将全球划分为两个日期,A、B分别位于不同日期内(B点比A点早一天),随着地球的自转,再过3小时,A点地方时为0:00,将进入新的一天,两地属于同一天。
考点:光照图综合判读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世界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