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试题《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押题版)(二)
①中游种草植树,控制水土流失? ②下游修建大型水利工程枢纽,实施水资源合理调配? ③开发中、下游水能资源? ④调整沿河地区农业产业结构,发展节水农业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小题3: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河流的综合开发与治理。
小题1:根据选项,“不允许取用黄河水”“实施全流域人工降雨”显然不正确。
小题2:河流下游的水利工程对水资源的合理调配功能较小,②错误;黄河的水 能资源主要集中于上游河段,③错误。
小题3:长江流域特大洪涝的根本原因是河流上游 的水土流失,故选C项。
点评:以区域为背景考查河流的综合开发与治理是会考的考点之一,解题的关键是主要审题和知识的借鉴调用。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区位指数是指综合了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交通、能源、劳力、经济、科技、政 府管理等多項自然、社会指标的量化参数.下图示意我国区位指数的分布状况,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关于图中区位指数的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区位指数由南部向北部递减
B.我国东部沿海省份区位指数较高的主耍原因是资源丰富
C.乙地区位指数小于10的主耍原因是自然环境恶劣
D.丙地区位指数较周围低,其根本原因是交通落后
小题2:甲地区的区位指数大于40,筹优势主要表现在
①交通便利 ②资源丰富③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基础好④科技水平高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由图可知,我国区位指数由东南向西北递减,A错误。我国东部地区区位指数较高是因为交通、劳动力、经济、科技、政府等多项社会指标具有优势,而资源相对不足,B错。丙地为我国江西省,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形支离破碎,联系不便。另外河湖众多,水土流失较严重,所以区位指数较低,D错误;乙地位于我国西北和青藏地区,自然环境恶劣,因此区位指数小于10,故C正确。
小题2:甲区域为广东省,区位指数大于40,是因为具有交通便利,毗邻港澳,便于引进资金、技术等,因此①④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答题模板《地球》高频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