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题《地图》考点特训(2017年冲刺版)(四)
A.M、N B.M、P C.M、Q D.P、Q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有图可知,R点对应的海拔高度介于1200至1300之间、Q点海拔高度介于200至300之间,图中等高距为100米,根据“交叉相减”原则判断,R、Q两点相对高度介于900至1100米,不取等号,只能选C。
【小题2】有图知,M外侧的闭合等高线介于400至500之间,则此等高线有可能是400m,也有可能是500m,若M外侧的闭合等高线为500m,则M、N两地海拔有可能相等,都介于500至600之间。
考点:本题组主要考查学生等值线的判读能力。
点评:等高距的判断是解答本题组的关键。
【方法技巧】等值线的一般判度方法
1.读数值:同线等值,相邻两条等值线的差值全图一致(也可为零)
2.读疏密状况:间距密——变化大;间距小——变化小
3.看走向和弯曲状况:
高低低高规律:高的向低值方向弯曲(山脊、高压脊、暖流等)
低的向高值方向弯曲(山谷、低压槽、寒流等)
4.局部闭合状况:大于大的,小于小的。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下图内蒙古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单位:毫米),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沙地年降水量数值可能是2.影响该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基本格局的首要因素是
A.420毫米
B.370毫米
C.320毫米
D.270毫米
E.地势起伏
F.距海远近
G.植被状况
H.人类活动
参考答案:1. C
2. 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图中沙地位于闭合等值线350mm以内,位于等值线400和450mm之间,根据等值线分布的规律,相邻两条等值线之间的闭合曲线中的数值,闭合等值线与相邻的等值线偏低的数值相等,则闭合曲线中的数值比低的等值线值更低,则可知该沙地降水量的数值属于(300,350)之间。
2.图中降水量分布规律是从东南向西北内陆递减,所以推测影响该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基本格局的首要因素是距海远近。
考点:该题考查等值线判断和我国降水量的分布规律。
点评:此题难度较大,解题关键能运用等值线的分布规律推出闭合等值线内的数值范围。
本题难度:困难
4、单选题 下图为我国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示区域内M悬崖最大相对高差可能为( )
A.99米
B.149米
C.199米
D.201米
【小题2】该地区的主要地形类型为( )
A.山地
B.丘陵
C.低缓高原
D.平原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悬崖的相对高度H取值范围,(n-1)d=<H=<(n+1)d,n为相交的等高线的条数,d为等高距,该图中M悬崖有3条等高线相交,等高距为50米,则悬崖的相对高度在100至200米之间,取最大的可能,即接近200,所以本题C正确。
【小题2】图中等高线较为密集,起伏较大,有系列的闭合等高线为小山丘,高度不大,海拔多在200至500之间,故为丘陵地形,所以本题B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等高线、地形剖面图、等值线图。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图为我国云南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据图可知( )
A.甲村的昼长总是大于乙村
B.甲村的降水一定多于乙村
C.甲村的灾害总是多于乙村
D.甲村的规模可能小于乙村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乙村比甲村位置偏南,当太阳直射南半球时乙村昼长长于甲村,故A错误;乙村位于河谷低地,两侧山高谷深,甲村为于山体中部,和乙村分别为分水岭两侧,盛行西北风时乙位于迎风坡,河流水汽形成大量降水,故降水量甲不是一直比乙降水多,B错误;云南地区多降水,乙村位于河谷地区易发生洪涝灾害和地质灾害,甲村位于山体中部易发生地质灾害,故C错误;乙村河谷地形平坦,适宜大型聚落的形成,甲村位于山体中部,地形陡峭,不是于大型聚落形成,故D正确。
考点:等高线分析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知识大全《我国的主要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