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试卷《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考点巩固(2017年最新版)(二)
A.昼渐长,夜渐短 B.昼渐短,夜渐长 C.先是昼渐长,夜渐短;然后昼渐短,夜渐长 D.先是昼渐短,夜渐长;然后昼渐长,夜渐短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根据图中地轴倾斜方向和地球公转方向可知,甲为春分日,乙为夏至日,丙为秋分日,丁为冬至日。
【小题2】由上题可知,甲为春分日,丙为秋分日,从甲运行到丙过程中,从甲到乙,太阳直射点逐渐北移,北半球昼逐渐变长,夜逐渐变短,到夏至日时,周最长,夜最短;从乙到丙过程中,昼长逐渐变短,夜长逐渐变长。
考点:该题考查昼夜长短变化。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如图所示为6月22日甲、乙、丙、丁四个地点昼夜长短比例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夜长),回答问题。
【小题1】甲、乙、丙、丁四地中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小题2】水平运动物体发生右偏的地点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小题3】位于南半球,且纬度最高的地点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小题4】三个月后,贵阳的昼夜长短情况与目前四地昼夜长短情况相似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D
【小题3】B
【小题4】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昼夜长短的变化。
【小题1】6月22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故越往北昼越长,越往南昼越短;甲昼夜平分位于赤道;自转线速度最大。
【小题2】此时北半球昼长夜短,故丁位于北半球。
【小题3】南半球昼短夜长,乙地出现极夜,纬度最高。
【小题4】三个月后为秋分日,全球昼夜平分,故与A相似。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某中学开展研究性学习,坚持观测太阳高度的日变化,并作详细记录.以下是6月22日观测记录,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观测时刻(北京时间) | 5:10 | …… | 12:40 | …… | 20:10 |
太阳高度 | 0° | …… | 73°26′ | …… | 0° |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小题3】D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该是为6月22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此时该地正午太阳高度角为73°26′,根据正午太高高度角计算公式可知,该地位于40°N。根据北京时间12:40时该地正午,可知该地位于115°E。
【小题2】根据表中的时间可知,6月22日该地昼长为15个小时;该地6月22日昼长等于该地12月22日的夜长,故12月22日该地昼长为9个小时。
【小题3】当北京时间为6点时该地日出,则该地日出时间为5:20,此时为北半球的夏半年。太阳直射北半球,北京市昼长夜短,地球公转速度可能变慢可以肯能变快;南极点附近出现极昼现象。
考点:该题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当A、B两地同时日出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地日出时间大约在5时
B.乙国处于多雨季节
C.A地昼长大于B地
D.甲河流量达一年中最大值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依据A、B两地同时日出(做出晨线,然后做垂线)可知此时太阳直射北半球。A、B位于南半球,昼短夜长且纬度越低昼越长,所以C正确,A地日出时间6时以后;太阳直射北半球,南半球为当地冬半年,甲乙两地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所以为少雨季节,流量较小,故B、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晨昏线及昼夜长短、气候特点、河流流量。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读“太阳黑子与降水量的相关性”,完成下列问题。
(1)降水量的年际变化与太阳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年际变化有相关性。
(2)不同纬度带降水量和黑子相对数之间的相关性并不完全一致,其中两者的变化基本同步的是(?)
A.图A
B.图B
(3)两者的变化周期大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年。
(4)此图表明了太阳活动不仅对地球的磁场、电离层产生影响,同时还对地球_____________产生影响。
(5)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主要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黑子相对数
(2)A
(3)11
(4)气候
(5)黑子
本题解析:太阳活动与地球上气候变化之间存在一定的因果联系。一般用黑子活动代表太阳活动,黑子越多,太阳活动越强,其他太阳活动都和黑子呈同步变化。世界许多地区降水量的年际变化,与黑子的11年周期有一定的相关性。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大气的热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