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地理高频考点《主要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二)
2017-07-17 16:17:03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大 中 小】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综合题 下图为“海河流域图”,结合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海河流域形成春旱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海河水系支流众多,呈扇形分布;干流短小,骨干河系均单独入海。各河上游山高坡陡、源短流急,进入平原骤然变缓,且河道上宽下窄,行洪能力上大下小,极易成灾。请具体说明海河流域防治洪涝灾害的工程措施。(至少四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2009年11月11日,该地区普降大雪,使河北部分区域积雪厚度达55厘米。大雪的侵袭使河北、北京、天津等地区的气温骤降达10℃以上。简述此次雪灾对该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锋面雨带尚未到达;气温回升快,蒸发量大;春季农业需水量大。 (2)修建水库;加强堤坝;疏滩河道;增加 入海通道;修建蓄洪分洪工程。 (3)有利影响:有利于抑制病虫害;有利于缓解旱情。不利影响:农业设施受损(如对大棚温室造成损失);蔬菜等农作物、牲畜、林业(或果树)、渔业等遭受冻害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综合题 (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 材料一:强对流天气发生于中小尺度天气系统,空间尺度小,一般水平范围大约在十几公里至二三百公里,有的水平范围只有几十米至十几公里。其生命史短暂并带有明显的突发性,约为一小时至十几小时,较短的仅有几分钟至一小时。 材料二:来自广东省民政厅的数据称,截止到2014年3月31日17时,强降雨和风雹灾害已造成该省11人死亡、3人失踪、14人因灾伤病。且房屋倒毁,庄稼树木受到摧残,电信交通受损严重。 (1)试叙述广东省强对流天气在春季多发可能的原因。(6分) (2)试推断广东省强对流天气会带来哪些次生灾害。(4分)
参考答案: (1) 春季频繁南下的冷空气(2分),与南方的暖湿气团碰撞(2分);或者午后升温快,会产生强烈的对流上升运动(2分)而导致出现强对流天气。 (2)局部强降水引发洪涝(2分)雷电、冰雹和龙卷风等(2分);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2分)(任答两点给四分)
本题解析: (1)春季气温回升快,特别是午后升温更快,近地面空气受热,会产生强烈的上升运动;且春季北方冷空气频繁南下,与北上的暖湿气流相遇,空气被抬升,也形成空气的上升运动,所以广东省强对流天气在春季多发。 (2)强对流天气伴随大气的强烈上升,大气强烈上升降温,出现雷电、冰雹、暴雨、龙卷风等,局部的暴雨引发洪涝灾害、滑坡、泥石流等灾害。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地区发生9.0级特大地震,并引发海啸,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有20多个国家发布海啸警报。据此并参照图,完成题。
 小题1:此次地震成因是 A.板块张裂引起 B.位于板块交界附近 C.火山活动引发 D.位于板块内部地区
| 小题2:特大地震发生时,正值中国北方沿海盛行 A.西北风、北风 B.东北风、南风 C.西南风、北风 D.东北风、东风
|
小题3:特大地震发生后,发布海啸警报的国家均临
A.大西洋
B.太平洋
C.北冰洋
D.印度洋
小题4:观测机构修订了本次地震震级,主要是由于震级大小
A.具有不同的划分依据
B.与地震烈度成正比
C.取决于测量位置
D.与地震的测定技术有关
小题5:日本与我国一水之隔,这里的“一水”是指
A.日本海
B.渤海
C.黄海
D.东海
小题6:下列叙述,说明自然灾害具有链发性特点的是
A.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B.日本处于环太平洋地震带
C.地震引发海啸
D.地震持续时间短
小题7:日本东部沿海著名的洋流是
A.日本暖流
B.北大西洋暖流
C.千岛寒流
D.加利福尼亚寒流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小题3:B
小题4:D
小题5:D
小题6:C
小题7:A
本题解析:
小题1:日本位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碰撞边界),地壳运动活跃,故形成此次地震。
小题2:此次地震发生时为我国的冬半年,故我国北方地区冬季盛行西北风、偏北风。
小题3:日本位于太平洋西岸,故受次海域的海底地震影响而形成的海啸可能发生于太平洋沿岸国家。
小题4: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而不同国家测得的地震震级的差异主要是由于其测量技术的差异而导致的。
小题5:结合东亚的海陆分布判断,日本隔日本海与朝鲜、韩国相望,我国与日本之间隔东海相望。
小题6:自然灾害具有链发性主要是指一次主灾诱发其它自然灾害,故地震引发海啸反映了该特征。
小题7:结合世界的洋流分布判断,日本东侧为日本暖流经过。
点评:本题难度低,但考点较多,解题需要把握以下几点:①掌握日本的板块位置和板块运动形式。②掌握我国东部地区的季风风向规律;③掌握地震的震级特征;④结合东亚的海陆分布;⑤结合地理位置掌握世界主要的洋流分布。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世界某区域某气象受害发生频率等值线图(数字越大表示频率越大),回答问题。

小题1:该自然灾害最可能是:?
A.地震
B.台风
C.飓风
D.寒潮
小题2:有关该自然灾害的正确说法是:
A.主要发生在冬季
B.该灾害中心天气是狂风暴雨
C.主要由海底地震引起的
D.是热带气旋强烈发展的一种形式
小题3:有关图示区域的正确判断是:?
A.是沟通东亚和北非的航线
B.有大面积的热带雨林区
C.冬季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D.有世界著名渔场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小题3:A
本题解析:
小题1:在自然界发生的,对人类生命和财产构成危害的事件为自然灾害。气象灾害包括热带气旋、干旱、寒潮等。图中气象灾害主要分布沿海地区,为热带气旋,在印度洋被称为飓风。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小题2:飓风是是热带气旋强烈发展的一种形式,主要发生在夏秋季节。中心无风,中心附近风力最大。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小题3:图示地区为印度洋,是沟通东亚和北非的航线,该区域陆地气候较为干旱,印度半岛为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读“中国地震和泥石流的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地震带与泥石流的分布地区有明显的____性。
(2)我国是泥石流分布最广的地区,其成因中的地貌原因是______________,气候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地质原因是______________,人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防御地质灾害我们应采取哪些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关联
(2)山区面积广,地势起伏大,山高沟深;干湿季分明,暴雨集中;地壳运动强烈,岩石破碎,风化严重,地表有丰富的松散堆积物;对植被的破坏
(3)①加强对地质灾害的科学研究,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②加强管理,建立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③实施一些预防措施,如植树造林、建设护坡工程、保护植被等;④积极开展防灾、减灾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和减灾意识。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