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试题《宇宙环境及其对地球的影响》高频考点巩固(2017年模拟版)(二)
A.年降水量越多,年太阳辐射总量越大 B.年日照时数越长,年太阳辐射总量越大 C.积温越高,年太阳辐射总量越大 D.海拔越高,年太阳辐射总量越大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B
【小题3】C
本题解析:
【小题1】图示为山东半岛,属于半湿润地区,降水量介于400-800mm之间,A错;该区域≥10℃年积温在4000℃左右,与图中数值不符,C错,B正确;山东半岛平均海拔低于200米,D错。
【小题2】两图中的等值线为太阳辐射总量和年日照时数,二者的相关性与年降水量、积温和海拔无关,所以A、C、D项错,选B项。
【小题3】影响太阳辐射总量的因素有: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势和天气等;影响年日照时数的因素有:天气、昼长等;二者共同的因素是天气,而影响天气的主要是降水量,降水量多阴天多,年太阳辐射和年日照时数少;降水量少,晴天多,年太阳辐射和年日照时数少;故选C项。
考点:等值线判读;影响年太阳辐射量和年日照时数的因素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天上星,亮晶晶;我在大桥望北京……”一首清脆儿歌传唱几十年,引发了人们无限的遐想和憧憬。据此回答问题。
【小题1】材料中的“天上星”主要指的是 ( )
A.彗星
B.行星
C.恒星
D.星云
【小题2】依据材料我们可推知,在观察到的“亮晶晶”世界里共有几级天体系统 ( )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C
本题解析:天体,由不同形态的物质组成,分为星云、恒星、行星、彗星、流星体和星际
物质等,恒星和星云是宇宙中的基本天体。其主要特点如下:
天体类型
主要特征
恒星
由炽热气体组成,能自己发光的球状或类球状天体,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
行星
在椭圆形轨道上围绕恒星运行的近似球状的天体,质量较小,不发光,表面通过反射太阳光而发亮
卫星
围绕行星运行的质量不大的天体
星云
由气体和尘埃组成的呈云雾状外表的天体,主要组成物质是氢
流星体
行星际空间的尘粒和固体小块,数量众多
彗星
在扁长形轨道上绕太阳运行的一种质量较小的天体,呈云雾状独特外貌
星际物质
星际空间的气体和尘埃,极其稀薄
天体之间要构成天体系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相互吸引,二是相互绕转。只吸引不绕转不构成天体系统。例如,月球绕地球运动,形成地月系。
【小题1】天上看到的一颗颗的闪闪发光的星星,是恒星。故选A。
【小题2】我们看到的“亮晶晶”的星体只会是在银河系内的恒星发的光,在银河系之外的星体,我们肉眼是观察不到的,故“亮晶晶”世界里共有3级天体系统,应该是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所以,选C。
考点:本题组主要考查天体、天体系统的相关知识。
点评:本题组难度系数较低,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加强对基础知识的把握,解答本题组的关键是学生要掌握天体及天体系统的相关知识。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荷兰某机构计划2023年把志愿者送上火星,这个计划可行吗?据此回答下题。
志愿者飞往火星途中,会遇到的困难是( )
①宇宙空间强辐射 ②火星引力强大 ③火星大气层稠密?④环境长期失重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认真阅读题目,可以看到,问题是志愿都飞往火星的途中,可能遇到的困难,而不是在火星上会遇到什么困难。所以途中不会有火星引力强大,大气层稠密的问题,②错、③错。途中是在宇宙空间飞行,宇宙空间有强辐射,志愿者整个飞行途中处于失重状态。所以①对、④对。选项D对。A、B、C错。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列现象可能是太阳活动造成的是 ( )
A.极圈内的极昼极夜
B.南极上空臭氧层空洞
C.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干扰甚至中断
D.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地球上极昼极夜现象是因为地球的运动造成的,南极的臭氧层空洞由于人类使用制冷系统排放的物质导致的,故AB错;太阳活动释放的带电粒子流扰动大气层的电离层导致地表无线电通讯受到干扰或中断,C正确;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增多除了自然原因外,主要是人类活动排放造成的故D错。
考点: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下图,能正确表示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三者之间的关系应是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天体系统的等级,难度较小,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三者中地月系层次最低,银河系层次最高。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加强对基础知识的把握,解答本题组的关键是学生要掌握天体及天体系统的相关知识。
本题难度:简单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高频考点《太阳对地球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