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高频考点《大气受热过程》高频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六)
A.① B.② C.③ D.④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小题3:B
本题解析:
小题1: 玻璃瓶能够有效阻挡红外线通过,温度会有升高,玻璃瓶内温度计的读数会大于瓶外的温度10℃,但不会有25℃这么高,选B。
小题2:全球变暖是大气中温室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吸收地面辐射红外线能量,增加大气逆辐射,图示中的①为太阳辐射、②为云层反射、③为地面辐射、④为大气逆辐射,D对。
小题3:“地球变暗”说明太阳辐射到达地面少,也是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增强,①为太阳辐射、②为云层反射、③为地面辐射、④为大气逆辐射,B对。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下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该地可能位于
A.东北地区
B.青藏地区
C.西南地区
D.东南地区
小题2:关于该地的描述正确的是
A.冬夏季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谷地
B.陡崖冬季日温差大于夏季日温差
C.冬夏季山谷气温日变化最小
D.山顶冬季日温差小于夏季日温差
小题3:导致一天中最低温出现在山谷的主要原因是
A.山谷地形闭塞,降温快
B.夜间吹山风,冷空气沿山坡下沉集聚在谷地
C.夜间吹谷风,谷地散热快
D.谷地多夜雨,降温快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D?
小题3:B
本题解析:
小题1:一天中气温最低时刻出现在黎明,即该地冬季日出在7时左右,夏季日出在4时左右,可知该地经度应该在北京偏东的地方,夏季昼长较长纬度应该较高,能明确的等位信息是该地冬季日均温在零下20度以下;再对比选项,只有东北地区最符合题意;A正确。
小题2:冬季最高温出现在陡崖处,夏季最高温出现在谷底中,A错;陡崖日温差冬季约为8℃,夏季约为10℃,B错;由图可知,冬夏季均为山顶日温差最小,C错;冬季山顶日温差在1℃左右,夏季则在6℃左右,D正确。
小题3:封闭地形一般是散热慢,降温慢,A错;谷底气温低主要是夜间山顶冷空气沿山坡下沉(山风——C错)至谷地导致气温下降所致,B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图,回答下面2题:
小题1:图中四种光照状况中,太阳辐射被削弱最多的是:
A.A
B.B
C.C
D.D
小题2:太阳辐射通过大气层时被削弱的原因正确的是
A臭氧吸收了太阳光线中的所有紫外线
B云层对太阳辐射的散射
C水汽和二氧化碳对太阳辐射中波长较长的红外线的吸收
D空气分子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使得天空呈蔚蓝色?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太阳光线经过大气层的路程越长,削弱作用越强,太阳高度越小,太阳光线的路程越长。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小题2:削弱作用主要表现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具有选择性(大气中的臭氧和氧原子主要吸收紫外线;水汽和二氧化碳主要吸收红外线),空气分子对蓝紫光散射使天空呈蔚蓝色。云层对太阳辐射具有反射作用。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知识点《旅游资源的类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