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地图》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押题版)(二)
A.自东向西流 B.自东南向西北流 C.自西北向东南流 D.自北向南流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小题3】C
本题解析:
【小题1】陡崖处有三条等高线重合,等高距是100米,根据计算可知,陡崖H的相对高度为大于等于200米,小于400米。
【小题2】根据图中指向标和河流的流向与等高线凸出的方向相反可以判断a河的总体流向为自北向南流。
【小题3】选择了d方案而不选择c方案,主要因为C 方案地形起伏大、工程量大。
考点:本题考查陡崖的计算公式,河流流向的判读,以及运河的选址。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图13中各点为相对于同一基点的实测高程,单位为米,其中A为该区域的最高点。回答图中可能发育小溪的是(?)
A.a d
B.a c
C.b c
D.b d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读我国南方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分析回答问题。
【小题1】该地区的主要地形类型为( )
A.山地
B.丘陵
C.低缓高原
D.平原
【小题2】图中陡崖M的相对高度最有可能是( )
A.50米
B.90米
C.155米
D.220米
【小题3】如陡崖M在甲村正南方,则可知乙村旁的河流大致流向是( )
A.由西北向东南
B.由西向东
C.由东南向西北
D.由东向西
【小题4】在N点( )
A.能同时观察到甲、乙两村
B.能看到甲村,无法看到乙村
C.能看到乙村,无法看到甲村
D.两村都无法看到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小题3】A
【小题4】C
本题解析:
【小题1】读图中的等高线可知,该地区的海拔在500米以下,相对高度不大,地形类型是丘陵。
【小题2】图中的等高距是50米,陡崖M处有三条等高线重叠,设陡崖M的相对高度为H,则(3-1)×50≤H<(3+1)×50得出100米≤H<200米,C项符合。也可以由陡崖底部海拔在150~200米之间,陡崖顶部海拔在300~350米之间,推知C项正确。
【小题3】根据“陡崖M在甲村正南方”,确定图中的方向,可判断出图中乙村旁的河流大致流向是由西北向东南。
【小题4】山峰、山脊或凸出的山坡往往会阻挡视线。N点与甲村之间有一山脊阻挡,在N点无法看到甲村;N点与乙村之间无障碍物阻挡,在N点能够看到乙村。
考点:本题组考查等高线地图的应用。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甲、乙两地的夜晚北极星的仰角同为60°,甲、乙两地经度如下图所示,结合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甲地位于乙地的( )
A.正东方
B.正西方
C.西北方向
D.东南方向
【小题2】甲、乙两地的距离大约是( )
A.20000千米
B.15000千米
C.10000千米
D.5000千米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甲、乙两地的夜晚北极星的仰角同为60°,说明两地位于同纬度,纬度位置为60°N。在根据甲、乙两点的经度位置,考虑两点之间的劣弧方位,可判断甲地位于乙地的正东方。答案选A。
【小题2】甲乙两地位于同一条纬线上,两地之间劣弧长相差90°。甲、乙两地的距离大约等于90°*111千米*60°的余弦值。答案选D。
考点:该题考查地球上两点之间方向与距离的判断。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某地等高线地图(比例尺为1:20 000),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如果在图中AB处修建水坝,坝长(图上0.7厘米)和最大坝高(坝顶到坝底)分别约为
A.70 m, 50 m
B.140 m, 100 m
C.140 m, 150 m
D.700 m, 150 m
小题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丁四处的水都汇入图中库区
B.甲乙丙丁的海拔在100米以上、150米以下
C.在庚点可以观察到乙点
D.图示区域最大高差可能是328米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图中比例尺为1:20 000,图上AB坝长(图上0.7厘米),可知实际长为140m(20 000×0.7厘米),等高距为50m,AB坝长海拔最高150 m,最低海拔50-100m,高差0-100m,最大坝高100 m,B对。
小题2:丙与丁在水库区以外,水不可能汇入水库,A错;乙丙海拔为50-100 m ,甲丁海拔100-150m,B错;庚点到乙点中间有一山顶,不可能观察到,C错;图中最高与最低点相差7条等高线,根据(相差等高线条数-1)×等高距>△h≥(相差等高线条数+1)×等高距,最高与最低点相差范围是300-400 m,D对。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答题技巧《水的运动》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