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秋分日以后,有人看到太阳总在北方,自己的影子也总在北方,一直持续近半年。此人的位置在下图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经纬网的知识。秋分日以后太阳直射南半球,有人看到太阳总在北方,自己的影子也总在北方,说明该地位于南极点。图中③点代表南极点。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2、综合题 读图甲“日照图”和图乙“二分二至时地球位置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共14分)

(1)在甲图中画出太阳直射光线。
(2)该日太阳直射的纬度是?。当地球运行到乙图中的③位置时,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的范围是?。
(3)甲图中A地此时的太阳高度为?;B地出现极?现象,A、C两地相同的地理事物有(?)(双选)
A. 地方时? B. 线速度? C. 昼夜长短? D. 气候
(4)乙图中,地球从位置①运行到位置②的期间,下列现象可能发生的是(?)(双选)
A. 北京正午人影先变长,后变短
B. 天安门升旗时间越越晚
C. 地球公转速度先变快,后变慢
D. 极昼极夜范围越越小
参考答案:
(1)画图:略?(2分)
(2)23°26′N(北回归线);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4分)
(3)0,?夜,? BC?(6分)
CD?(2分)
本题解析:(1)在图中左侧画出与晨昏线垂直的太阳光线。
(2)因晨昏线与极圈相切,且北极圈以北出现极昼现象,所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图中的③位置为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的范围是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
(3)因A位于晨昏线上,其太阳高度是0;B地位于南极圈上,出现极夜现象;A、C位于同纬度地区,所以线速度和昼夜长短都相同。故选BC。
(4)从位置①运行到位置②的期间,太阳直射点由南回归线向北移动到赤道,所以北京正午太阳高度变大,人影变小;昼变长,日出时间变早,升旗时间越来越早;因近日点时间是1月处,所以先接近近日点,再远离近日点,公转的速度先变快,后变慢;南极出现极昼的范围由南极圈不断向极点缩小。故选CD。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是以北极点为中心的四幅图形,斜线部分为6月6日,选出符合北京时间为6月7日6时的图形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日期分界线。地球上的日期分界线有两条,一条是180°经线,另一条是0:00所在经线。北京时间为6月7日6时,新的一天的范围是10个小时,150°。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某日北京时间18:30时,甲地(90°W,40°S)太阳位于地平线上。据此完成下题。1.此日,北京的夜长大约为2.此日,甲地3.此季节
A.9小时
B.11小时
C.13小时
D.15小时
E.正午物体日影长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F.太阳从东南方向升起
G.物体日影的长短变化幅度在一年中最小
H.昼长与夜长的差值最小
I.地中海沿岸受西风带影响
G.赞比西河进入枯水期
澳大利亚西北部盛行东南风
拉萨气温低于漠河
参考答案:1. D
2. B
3. 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由题可知甲地日出时,北京时间是18:30,两地相差14个时区,由此可以计算出甲地的日出时间是18:30-14=4:30,由甲地日出时间可以计算出甲地的昼长=24-2*4:30=15小时,而甲地纬度与北京同纬,半球不同,甲地昼长等于北京的夜长。D正确。
2.由上题可知甲在南半球,昼长大于12小时,说明太阳直射南半球,南半球各地物体影子达一年中小值,日影变短,变化幅度大,A错,C错;全球太阳东南升,西南落,B正确;太阳直射南半球,南半球各地昼最长,夜最短,昼长与夜长差值最大,D错。
3.南半球的夏季,北半球冬季,地中海沿岸受西风带影响,多雨,A正确;赞比西河地南部非洲,是热带草原气候区,此时是多水期,B错;澳大利亚西北部此时受西北风的影响,不是东南风,C错;拉萨是冬季,但是高原气候区,年较差小,冬季不如漠河冷,D错。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地球运动及世界气候。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通过水循环、大气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形成了一个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读图回答问题。
1.若此图为海陆间水循环侧视图,则2.若此图表示的是某大洋环流示意图,且c、d两地全年昼夜等长,则3.如图示区域位于南印度洋,且c、d两地全年昼夜等长,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a为海洋b为陆地
B.环节③为陆地提供了重要的淡水资源
C.环节②表示植物蒸腾和陆地水蒸发
D.环节③④均能造成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
E.①洋流为西风漂流,性质属于寒流
F.②洋流附近可能有沙漠和大型渔场分布
G.④洋流势力强大,沿岸地区形成面积广大的热带草原区
H.此洋流圈是北半球中低纬海区的大洋环流
I.①处海域位于非洲板块
G.②处海域位于印度洋板块
③洋流流向随风向而出现季节性改变
④位于板块消亡边界附近
参考答案:1. D
2. B
3. B
本题解析:1.本题考查水循环。水循环可分为海陆间循环、海上内循环、陆上内循环。水循环的主要环节有:蒸发、降水、水汽输送、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植物蒸腾等。则图中a为陆地,b为海洋;③为地表径流;②为海洋水汽蒸发;降水和地表径流造成了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地貌。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2.本题考查洋流的分布规律。洋流分布规律:①中低纬度海区形成以副热带高压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顺南逆;②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形成以副极地低压为中心的逆时针大洋环流;③南纬40°附近海域形成环球性西风漂流。④北印度洋海区形成季风环流,夏顺冬逆。c、d两地全年昼夜等长,则该环流为南半球中低纬度大洋环流,②为寒流,为上升补偿流,能形成沙漠和大型渔场。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3.图示区域位于南印度洋,且c、d两地全年昼夜等长,则①②位于印度洋板块;④位于板块内部,该大洋环流不是季风环流。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