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图中的甲、乙、丙为山东省三次产业产值比重与就业比重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关于山东省三次产业的判断,正确的是2.关于山东省1980-2006年三次产业产值比重与就业比重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1.关于山东省三次产业的判断,正确的是2.关于山东省1980-2006年三次产业产值比重与就业比重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A.甲是第二产业
B.乙是第一产业
C.丙是第三产业
D.甲是第三产业
E.第一产业吸纳劳动力增多
F.第二产业产值比重变化最大
G.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变化最大
H.劳动力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
 
	参考答案:1. C
2. 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从1980年到2006年山东省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和产值比重都应该降低,所以甲表示第一产业,二、三产业的比重上升,第三产业的比重应上升较快,第二产业的比重占主导,所以图中乙为第二产业,丙为第三产业。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2.根据上题判断,第一产业就业人口比重降低,二、三产业就业人口比重上升,所以第一产业吸纳的劳动力比重降低,A选项错误;第一产业的产值比重变化和就业比重变化最大,BC选项错误;劳动力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D选项正确;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考点:本题考查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地理图表的判读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下图所示为某城市制造业与服务业空间分布模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影响图中各曲线形态变化的主导因素是2.与2005年相比,2009年该城市产业分布状况是
1.影响图中各曲线形态变化的主导因素是2.与2005年相比,2009年该城市产业分布状况是
A.交通通达度
B.技术水平
C.地价水平
D.环境优劣
E.功能分区明显弱化
F.市区服务业密度增大
G.制造业向城区中心集聚
H.近郊制造业密度减小
 
	参考答案:1. C
2. 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根据城市地价的变化规律,由市区向郊区逐渐降低。服务业在市区有较高的获利空间,愿意付出高额的地价。在近郊、远郊因为消费市场小,消费人群少,尽管地价低,反而不能营利。而制造业占地面积大,在市区发展高额的地价会大大加重生产成本,导致不能营利或利润太低,所以选择在近郊,既靠近市场,又方便工人上下班,远郊虽然地价最低,但离市场较远,工人上下班也不方便。也就是说地价水平是服务业、制造业区位选择的决定因素。所以C对。交通通达度这是两行业的共同的条件,但不是主导因素,A错。技术水平影响生产质量,服务业要求的是管理服务水平,不是技术水平,B错。远郊区人口密度小,工业活动少,污染少,环境质量要好于市区,远郊却分布很少,D错。
2.结合图中的曲线,可以看到,2009年比2005年服务业在市区更集中,制造业在近郊区更集中,说明功能分区更明显,A错。从图中曲线可以看到,服务业密度明显增大,B对。制造业曲线在近郊集中,市区减少,远郊有所增加,总的移动方向是远离市区方向,C错、D错。
考点:地价与城市功能区分布。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2010年10月30日,上海世博会顺利闭幕,其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深入人心,结合英国馆甲、澳大利亚馆乙、中国馆丙和巴西馆丁景观图,回答问题。

1.以上国家属于同一文化圈的是2.关于四国城市化进程的说法正确的是3.关于城市与城市化的正确说法是
A.甲和乙
B.乙和丁
C.乙和丙
D.甲和丁
E.甲乙两国的城市化水平高,城市化的进程快
F.丙丁两国的城市化水平低,城市化的进程快
G.世界城市化的水平越高的地区,人口增长越快
H.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失业人口多是城市化的标志14、
I.郊区化是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此阶段表现为城市总人口不断减少
G.郊区化是逆城市化阶段之后的又一个重要的城市化进程中的阶段
城市问题主要表现在环境问题、居住问题、社会问题和交通问题等方面
世界城市化的主流主要集中在甲乙这类国家
 
	参考答案:1. A
2. B
3. C
	本题解析:1.文化圈是具有相同文化特征,或包含相同文化要素的地理区域的最大范围。它涉及的地域范围比文化区和文化区域更为广泛。世界各地可以同属一个文化圈,一个文化圈可以包括许多部族和民族,是一个民族群。英国和澳大利亚具有较为相似的文化,同属于一个文化圈。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2.图中英国、澳大利亚为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高,处于城市化的成熟阶段,城市化的速度较慢。中国属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低,但是城市化的速度快。巴西属于发展中国家,巴西的城市化进程也较快。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3.郊区城市化和逆城市化出现的先后顺序是先有郊区城市化,然后出现逆城市化,目前城市化的主流主要分布在发展中国家。城市问题主要表现在环境问题、居住问题、社会问题和交通问题等方面。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以下城市形成的区位因素,符合河水运起点、两河交汇处,河口顺序的是
A.上海—赣州—武汉
B.赣州—重庆—广州
C.宜宾—重庆—天津
D.天津—广州—重庆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试卷分析:上海、广州、天津位于河流入海口;赣州位于河流水运的起点;武汉、宜宾、重庆位于河流交汇处。
考点:本题考查城市区位特征。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能掌握主要城市的区位特征,可结合地图分析,本题还可结合河流对城市形成和发展的作用分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该图为某城市主要功能分区示意图且功能区分布合理。读图,完成下题。
 1.图示城市功能区中,最可能为住宅区的是2.该地主导风向最不可能是
1.图示城市功能区中,最可能为住宅区的是2.该地主导风向最不可能是
A.a
B.b
C.C
D.d
E.正南风
F.东南风
G.西南风
H.西北风
 
	参考答案:1. D
2. 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城市功能区的合理布局。
1.根据图示的各个功能区的布局特征,d布局于市中心的边缘,且占地面积大,故判断为住宅区。
2.根据图示a功能区布局于城市的边缘,沿交通线分布,故判断为工业区,工业区应布局于盛行风向的下风向或垂直郊外,故判断该地区的盛行风向应为偏南风,而不可能为偏北风。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