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地理高频试题、高中地理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地球与地图 地球 地图: 地图的基本知识 等值线图 宇宙中的地球 宇宙环境: 地球是太阳系中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地球的圈层结构 宇宙探测 人类认识的宇宙 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地壳物质循环 内力作用与地貌 大气的热状况 大气受热过程 大气运动 全球气压带 常见的天气系统 气候类型及其判断 大气的圈层结构 水的运动 陆地上水体 世界洋流分布 水资源利用 整体性和差异性 自然环境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自然地理要素 地域分异规律 陆地自然带 自然对人类影响 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 全球气候变化 资源对人类生存: 自然资源的分布和利用 自然灾害发生 人口与城市 人口与地理环境: 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 人口迁移 人口分布 人口性别 城市与地理环境: 城市的空间结构 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城市的区位因素 地域文化 生产活动 农业生产活动 农业区位因素 农业地域类型 工业生产 工业区位因素 传统工业区和新兴工业区 交通运输 现代交通运输方式 交通运输线路 交通运输布局 城市交通的特点 商业中心和国际贸易 区域可持续发展 区域工业化 区域农业生产 人类与地理环境 人地关系思想 主要环境问题 可持续发展 区域地理环境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遥感(RS) 全球定位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 区域生态环境的建设 荒漠化的防治 水土流失的治理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 区域地理 世界地理 世界分区地理 中国地理 中国地理概况 中国的河流和湖泊 中国的农业和工业 中国的天气和气候 中国的自然资源 中国区域差异 东部季风区 国土整治 选修部分 宇宙与地球 太阳系和地月系 海洋地理 海洋和海岸带 海洋环境问题 海洋开发 海洋权益 旅游地理 旅游活动设计 旅游景观的欣赏 旅游与区域发展 旅游资源的类型与分布 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 文化景观 文明旅游 城乡规划 自然灾害与防治 自然灾害与环境 主要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 防灾与减灾 环境保护 资源问题 生态环境保护 生态问题 环境污染与防治 环境与环境问题 环境管理 环境与发展问题 地理信息技术应用 3S技术综合应用 地图与遥感 综合专题

高考地理知识点《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考点巩固(2017年最新版)(六)
2017-07-17 17:42:28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关于两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图所示地区属于同一个大洲
B.甲图所示地区位于乙图所示地区的西北
C.乙图比例尺小,表示范围小
D.两图所示地区均位于大洋西岸

小题2:图中两个半岛的有关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个半岛的西部地区均有高大山脉
B.两个半岛的地形均以平原为主,河网密布
C.a点所在半岛受冰川作用影响,海岸线曲折
D.a点所在半岛的山脉西侧坡度较东侧小
小题3:两个半岛地区均有丰富的
A.太阳能资源
B.水力资源
C.劳动力资源
D.铁矿资源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小题3:B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图的的经纬度与海陆轮廓可以判定甲乙两图分别是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和朝鲜半岛,它们分属于欧洲和亚洲,一个在大陆的西岸,另一个在大陆的东岸,故选项A和D都是错误的。从图中的经纬度的跨度来看,甲图涉及的范围较乙大,比例尺小故选项C也是错误的,根据经纬网定位的办法容易判断出甲图所示地区位于乙图所示地区的西北,故选B
小题2:根据图中两个半岛上的河流的分布状况来看,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地势是西高东低,东部的河流比较长,说明其地势比较陡,朝鲜半岛的地势是东高西低,故选项A? B? D选项的说法都是错误的,结合所学的知识可知,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受冰川的作用多峡湾地貌,海岸线曲折。故选C
小题3:从图上可以看出,两个半岛上的河流众多,不难得出二者的水力资源都比较丰富的结论。
点评:本题的关键是要求考生对两个半岛的区域地理特征比较熟悉,要求学生掌握区域地理分析的一般方法,并学会调用课本的相关内容,实现知识迁移,难度不大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24分)2010年8月25日,俄罗斯一艘11万吨级的油轮在破冰船导引下顺利穿越北冰?洋东北航道到达中国,打开了中国的北极黄金航道。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4)题。
材料一:北冰洋地理位置示意图。

北冰洋地理位置示意图
材料二:“北冰洋是世界最小、最浅和最冷的大洋。它被陆地包围,近于半封闭,其2/3以上的面积属于大陆的水下边缘,即在北冰洋的周围具有非常宽阔的大陆架,有着极为丰富的自然资源。譬如,据保守估计,该地区潜在的可采石油储量有1000~2000亿桶,天然气在50~80万亿立方米之间……”
(1)X、Y的经度分别是?①??②?。(4分)
(2)北冰洋沿岸的国家有?①??②??③?、丹麦、挪威等国,通常称为“北极五国”。(6分)
(3)随着全球变暖,北冰洋沿岸地区自然环境会发生什么变化?(8分)
(4)试分析“谁控制了北冰洋,谁就控制了世界的未来”。(6分)


参考答案:(1)①90°E ?②90°W(每空2分,共4分)
(2)①美国?②俄罗斯?③加拿大?(每空2分,共6分,答案不分前后顺序)
(3)气候进一步变暖;海平面上升,岛屿被浸;苔原和冰原减少;森林带北移,针叶林枯萎;河流结冰期(封冻期)缩短,流量增加;物种减少。(每点2分,共8分;若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但不能超过本小题总分)
(4)北冰洋沟通三大洲,两大洋,地理位置独特,具有极重要的战略地位;它是联系三大洲,两大洋的世界海洋和航空运输的捷径;世界矿藏的宅库;石油、天然气丰富是未来资源的宝库;扼制世界未来的资源和交通,以及经济、军事战略咽喉。(每点2分,共6分;若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但不能超过本小题总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世界地理。
(1)以北极为中心的地图,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因此X的经度为90°E ,Y的经度为90°W;
(2)结合地图,从亚欧大陆北部往东依次为俄罗斯、美国、加拿大、丹麦、挪威;
(3)随着全球变暖,北冰洋沿岸地区气温升高,则海平面上升,从而影响北冰洋沿岸地区的气候(气温、降水);地形、植被;河流等自然要素分析。
(4)从北冰洋的重要性:重要的交通位置和丰富的矿产资源等方面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读南亚地区略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根据图中信息判断图中半岛的地势特征是?,判断的理由是 ?
?。(2分)
(2)图中H所在国是亚洲重要的水稻生产国之一,试评价该国水稻生产的自然条件。(3分)
(3)根据年平均温度等温线的分布情况,说明该地冬季气温的特征,并说明原因。(2分)(4)图中G国经常受到洪涝灾害的袭击,分析该国易出现洪涝灾害的原因。(3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综合题   (23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位于东非大裂谷起点的赞比亚是非洲中部一个传统农业国。该国西部为平坦
的高原地区,南部和东部多峡谷、瀑布,人均GDP约为450美元,交通运输以公路运输
为主,辅以铁路和航空运输以及少量内河运输,国内大多数骨干路网均建于1965—1975年
间。水能蕴藏量大,但开发力度小,农村地区用电紧缺。
材料二:赞比亚气候资料(表2)

?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气温(℃)
21.5
21.5
21.1
19.9
17.4
15.2
14.9
17.3
21.3
23.5
23.4
21.7
降水量(mm)
245.4
185.9
95.0
34.7
3.1
0.0
0.1
0.4
1.7
18.4
89.3
208.1

(1)根据图表信息评价卢安瓜河航运条件。(6分)
?
?
(2)根据材料二简述该国西部地区沼泽地面积冬夏季节的变化特征,并分析原因。(5分)
?
?
(3)描述该国农场集中区的分布特征,并从社会经济角度指出该国在实施大规模商品化农场的过程中主要面临的问题。(8分)
分布特征:?
面临的问题:?
?
(4)请对赞比西河流域的开发和治理提出合理化建议。(4分)
?
?


参考答案:(1)弊:降水有明显季节变化,水位季节变化大(2分);沿岸多悬崖、瀑布(2分),不利于航行。利:无结冰期,通航时间长;(2分)(或且注入赞比西河,有利于提高其联运能力)。
(2)特征:冬夏季节面积变化大(或“夏季面积大,冬季面积小,”)(2分)。
原因:该地为热带草原气候(1分),夏季降水多(1分);冬季降水少(1分),且冬季蒸发也强
(3)(8分)分布特征:沿交通线分布(2分);
面临的问题:经济落后,资金不足(2分);国内市场狭小(2分);交通线路老化,运力不足(或“基础设施不完善” )(2分);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不足(2分)。(满三点6分
(4)加大管理力度,实行全流域的统一管理和开发;利用峡谷,水能蕴藏量大特点梯级开发,建水电站;提高河流的通航能力;改善流域的生态环境,发展特色旅游业。(4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世界地理。
(1)河流的航运条件一般从流量、流量的季节变化、冰期、落差、沿岸的经济发展程度等方面分析。结合当地的经纬度位置,该地区受热带草原气候影响。
(2)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热带草原气候,干湿度分明判断,该地区的沼泽地的面积冬夏季面积变化大。
(3)结合图示,该国的农场大多分布于铁路和公路沿线;该国实施大规模商品化生产困难的社会经济条件从市场、交通、科技、农业基础等方面分析。
(4)河流流域的开发与治理可借鉴美国田纳西河流域开发与治理的措施。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印度是世界上第二人口大国,目前粮食基本自给。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过去印度大量进口粮食的自然原因是?
A.多水旱灾害
B.人口过多
C.耕地面积小
D.土壤贫瘠
小题2:有关印度的作物分布,正确的是?
A.德干高原地势高,降水少,光照强,种植黄麻
B.东西沿岸平原降水多,水热条件好,种植甘蔗
C.东北丘陵地区降水多,土壤呈酸性,种植茶叶
D.恒河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种植水稻
小题3:印度解决粮食问题的合理措施是?
A.实现农业高度机械化、专业化和区域化
B.大规模进行垦荒种粮,缩小其他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粮食生产
C.发展其他产业,增加出口,以便向国际市场换取更多粮食
D.兴修水利,培育良种,提高抗自然灾害的能力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1:C
小题1: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地理知识点《大气的热状况与..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