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大全《水的运动》考点巩固(2017年最新版)(六)
A.蒸发 B.降水 C.地区面积 D.地区科技水平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 下图中甲是我国东部河流某河段示意图,乙是EF河段河床示意图,丙是河流A,B两水文站测得的水位变化图。据此完成1—3题。 参考答案:1、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图表示某河流水文测站春夏秋冬四季气温、降水量和径流分配状况。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小题3:A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图中降水量季节集中在夏季,气温季节变化且最低月均温大于0°,可知该河流流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该河流可能分布在长江流域。
小题2:该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河流的主要补给形式是雨水补给。
小题3:读图可知,图中上侧柱状表示该地河流径流分配状况,则看图可知其径流量最低的月份出现在1月。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图为“我国东部地区某河流两侧的潜水等水位线示意图”(单位:米),P为河岸的一处观测点。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图中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从东北流向西南
B.可能位于内蒙古高原
C.该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D.可能会出现凌汛现象
【小题2】此时,该河流的剖面可能为 ( )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潜水位的海拔高度变化与地势变化一致,根据图中等潜水位线弯曲变化,结合图中指向标分析,地势东南高,西北低,河流从东南流向西北,A错。图中纬度是36°N,不穿过内蒙古高原,B错。该地位于我国东部,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C错。该地位于秦岭-淮河以北,有结冰期,可能有凌汛现象,D对。
【小题2】该河位于北半球,右岸侵蚀严重。结合前面分析,根据河流流向,P岸是右岸,侵蚀严重,在剖面图中P岸坡度大。B对。
考点:潜水位于与河流流向,河流水文特征,剖面图。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尼日尔河流经地区示意图,回答题。
小题1:尼日尔河水文的一大特点是:下游有两次洪峰,而上、中游则只有一次。6月一9月的雨水使上游出现洪峰,洪峰向下游缓慢移动,洪峰要在次年1月才到达下游。这样,就使得下游在当地雨水造成的洪峰到来之前出现一次“过早”的洪峰。上游河水到达下游需要几个月的时间,主要原因是
①河流上建有许多水库?②地势平坦,水流缓慢?③中游地区的强烈蒸发和渗漏,洪峰流量愈向下游愈小?④下游水量过大中游水量不易下泄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小题2:下图中能表示尼日尔河上、中、下游的流量变化的是
A? B? C? D
小题3:造成尼日尔河上、中、下游流量出现第17题所示的变化的原因有
①上游和下游为热带多雨区?②上游和下游多地形雨
③中游为气候干旱区,降水稀少,蒸发旺盛?④中游农业灌溉用水量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小题3:C
本题解析:
小题1:地势平坦,水流缓慢;中游地区的强烈蒸发和渗漏,洪峰流量愈向下游愈小是导致上游河水到达下游需要几个月的时间的主要原因。
小题2:上游和下游属于热带雨林气候,降水量大,径流量大;中游属于热带草原气候,降水量比较大,径流量相对较小。
小题3:尼日尔河:这条河流流程长,呈弧形水系,上游地区发源热带雨林气候区,降水量大,径流量大,中游主要流经热带草原气候区,径流量有所减少(降水量有所减少,加之热带草原区的动物饮用水),下游在尼日利亚境内,降水量又增加,径流量有所回升,但不明显(下游在尼日利亚境内有大片的种植园农业,灌溉水量增大)。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尼日尔河水文特点为背景材料,考查了上游河水到达下游需要几个月的时间的主要原因;尼日尔河上、中、下游的流量变化及原因等相关知识。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高频考点《城市与地理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