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水的运动》高频考点特训(2017年练习版)(四)
A.夏季流量小 B.补给以降水为主 C.水量向下游增大 D.径流年际变化小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本题解析:该题组考查内流区域地貌类型和河流水文特征。
【小题1】绿洲指沙漠中具有水草的绿地,它多呈带状分布在河流或井、泉附近,以及有冰雪融水灌溉的山麓地带,从剖面示意图可知①位于山地,②是由大的沙、砾石组成,④由沙构成,是沙漠,③形成了土壤层,所以选择C。
【小题2】绿洲附近的④是沙漠,该区域河流属于内流河,水量向下游逐渐减少,补给以高山冰雪融水为主,夏季流量大,冬季高山冰雪不融会出现断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大,但由于每年高山冰雪融水相对稳定,所以径流量年际变化小。即选D。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水循环各环节的名称:
A?B?C?D? ?
(2)图中缺少的水循环环节有? ? 、? ? 、? ?_。
(3)水循环的原动力是? ?。图中包括? ?种水循环类型,对人类最重要的水循环类型是? ? 。
参考答案:(1)蒸发;蒸腾;地表径流;地下径流
(2)降水;水汽输送;下渗(可任意排序)
(3)太阳辐射(太阳能);三;海陆间水循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水库具有多种功能,如防洪、发电、灌溉、养殖等,并且能改善局部地区的气候。下图左是某水库洪水时径流调节示意图,下图右是某水库蓄水前后对库区周围地区降水量的影响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题。
【小题1】左图中水库最高水位出现的时间是( )
A.t1
B.t2之前
C.t2
D.t1之前
【小题2】读图,导致水库中心区蓄水后年降水量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水库中心区蓄水后冬季气温升高,大气上升运动旺盛
B.常年在高气压的控制下
C.蓄水后水汽蒸发量变大
D.蓄水后夏季水域增温慢,大气的上升运动不旺盛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分析右图中进水流量线和出水流量线之间的关系,进水流量线高于出水流量线的时段,水库储水量增加,进水流量线低于出水流量线的时段,水库储水量减少,在进水流量线和出水流量线相等的t2时间,水库储水量达到最大值,水库水位最高。故选C。
【小题2】分析右图可知,水库蓄水后库区中心地区降水量明显减少,只有南岸降水略有增加。水汽蒸发量变大、大气上升运动旺盛应该降水增加,若降水常年在高气压的控制下,水库蓄水前后降水都应该很少,所以A、B、C错。因地表热力性质改变,蓄水后夏季水域增温慢,大气的上升运动不旺盛,所以降水少。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大气运动、水循环。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写出图中水循环各环节的名称:(2分)
A.
C.
(2)在图中把缺少的水循环环节画出来,并标注名称。(3分)
(3)水循环的类型有三种,它们是 、 、 。(3分)
(4)人类可以通过 、 等措施来改变地表径流即改变了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以更好地满足人们对水资源的需求。(2分)
参考答案:(1)蒸发 地表径流
(2) 水汽输送 下渗 降水
(3)海陆间循环 陆上内循环 海上内循环
(4) 修水库 跨流域调水
本题解析:(1)图示水循环主要表示海陆间循环,根据其主要环节和图示则A表示海洋水汽蒸发;C表示地表径流。(2)图示缺少海洋水汽向陆地的水汽输送;地表降水和下渗环流。(3)水循环的类型可分为海上内循环;海陆间循环和陆地循环。(4)人类活动改造地表径流的方式主要包括: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围湖造田等措施。
考点:本题考查水循环及影响。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掌握水循环的基本环节、类型等基本内容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叙述,符合水循环观点的是
[? ]
A、水循环指水的固态、液态、气态的三态变化
B、水循环影响全球气候和生态但不能改变地表形态
C、水循环是自然界物质运动和能量转化的重要方式
D、水污染可依靠水循环来完全解决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大全《水的运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