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大全《地球与地图》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二)
A.地下水开采过度 B.地下水污染严重 C.有盐碱化趋势 D.有荒漠化趋势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小题3】A
【小题4】A
本题解析:
【小题1】河流为谷地地形,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起,所以,另外两条等高线的数值分别为55米和60米,根据闭合等值线的读数原则,甲处的潜水位在介于47米和52米之间,所以,甲处水井水面距离地面的高度介于3米和8米之间,故选C.
【小题2】从图中可以读出,甲地的潜水深度比周围低,说明地下水位开采过度。
【小题3】根据经纬度位置可以判断,图示地区为我国华北地区,华北春季出现春旱现象,农业用水量大。
【小题4】据图可以读出,河底的海拔高度高于潜水位的海拔高度,所以河流水补给地下水水。
考点:等高线和等潜水位线的判读。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该图是某地区年干燥度等值线图,年干燥度为年可能蒸发量与年降水量的比值。读图回答问题。1.M点的值可能是2.导致图中①、②两地年干燥度不同的主要因素是3.N地等值线向南凸出,其主要原因是N地
A.0.4
B.0.8
C.1.2
D.1.6
E.光照
F.热量
G.降水
H.土壤
I.海拔高于同纬度地区
G.年降水量小于同纬度地区
光照大于同纬度地区
受西北季风影响大于同纬度地区
参考答案:1. B
2. C
3. 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根据等值线“低于低值”的原理判断,M处的值应低于1.0,但高于0.5。故选B项。
2.根据图示的地理位置,①位于长白山区,多地形雨,故干燥度较低,而②位于东北平原,降水量较①处少,故干燥度较①处高。
3.N处等值线向南凸出,反映干燥度“凸高为低”,即干燥度较周边地区低,结合地理位置判断,N位于大兴安岭,地势高,故蒸发量较小。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和等值线的综合分析。
点评:本题难度较大,解答本题组的关键是等值线的判读及对基础知识的运用。解答此题需注意以下几点:
(1)掌握等值线的分布规律:“高于高值,低于低值”;“凸高为低,凸低为高”。
(2)结合我国的区域主要地形差异。
(3)理解干燥度的涵义和主要影响因素:降水量和蒸发量。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左图为“某大陆沿海某地区七月份等温线分布图”,右图为“EF线的地形剖面图”。
读此两图完成问题。?1.右图中与左图相对应的地形剖面图是2.左图的比例尺为M,剖面图(右图)的水平比例尺为N,则3.右图中a、b、c、d四地降水量最多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E.M
G.M=N
H.无法判断
I.a
G.b
c
d
参考答案:1. A
2. B
3. 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分析。
1.据图中等温线的分布,以22°C为中心的闭合中心,中心气温低,判断为山峰;而以27°C为中心的闭合中心,中心气温高,判断为盆地。故甲图符合。
2.实际距离相同,左图的图示距离较大,故比例尺较大。
3.结合图示的地形分布,a位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故降水丰富。
本题难度:困难
5、单选题 右图中曲线为某海域等年降水量线,读图完成下面题。1.图示海域年降水量数值分布的主要特点是2.若要推断乙地的气候类型,着重考虑的因素有3.根据自然带分布规律判断,甲、丙两地自然带分别为
A.由近海向外海递增
B.由近海向外海递减
C.由南向北递增
D.由中部向四周递减
E.洋流、地形、大气环流
F.经度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
G.天气状况、人类活动、地形
H.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大气环流
I.热带草原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G.热带荒漠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热带雨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热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
参考答案:1. A
2. D
3. 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世界局部区域的综合分析。
1.结合图示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轮廓判断该地位于南美洲西部海域,由于受沿海秘鲁寒流的影响,降温减湿,故近海地区降水少,故选择A项。
2.由于乙地位于30°--40°的大陆西岸,故受副热带高压和盛行西风的交替控制而形成地中海气候,故选择D项。
3.甲处位于10°--20°的大陆西岸,且沿岸寒流的影响,故受热带沙漠气候影响,自然带为热带荒漠带;丙处位于40°--60°的大陆西岸,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故自然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选B项。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答题模板《地球运动及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