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水的运动》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八)
A.10公里/天 B.30公里/天 C.50公里/天 D.70公里/天 |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小题3】C
本题解析:
【小题1】读图,马里亚纳海沟位于图中①处,墨西哥沿岸位于③处,漂流过程中经过西风带,图中②处,是北太平洋暖流,没有经过副极地低压带,A错。经过的有东北信风带,B错。没有经过墨西哥湾暖流,C错。经过③处有加利福尼亚寒流,D对。
【小题2】根据图中的经度,从①处到③处跨经度约120°,忽略南北方向的距离,按1°间隔110千米计算,约13200千米,用时227天,每天速度约58公里/天,与C最接近,C对。其它选项差距大,错。
【小题3】①海域是马里亚纳海沟,位于板块消亡边界,A错。②洋流所在海域的大洋西海岸形成了大渔场,B错。③海域出现海雾的频率高于①海域,C对。③海域附近是板块消亡边界,大陆架面积小,不可能蕴藏丰富的石油,D错。
考点:气压带、风带分布,洋流分布规律,板块构造,经纬度差与距离计算。
本题难度:一般
2、多选题 (双选)关于水循环深刻而广泛地影响着全球地理环境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 )
A.水循环是地球上最活跃的能量交换过程之一,能缓解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B.水循环是地球上最活跃的物质转移过程之一,是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
C.水循环是自然界最富动力作用的循环运动,但不能地塑造地表形态
D.水循环对地表太阳能能起到传输的作用,但不能起吸收和转化的作用
参考答案:AB
本题解析:水循环的地理意义:①联系四大圈层、促进水体更新;②促进物质迁移和能量传输;③流水作用改造着地表形态。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点评:水循环的意义。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L湖原是新疆最大淡水湖,近年已演变成微咸水湖。现在该湖西部沿岸芦苇广布,东部沿岸几乎没有。右图示意L湖及周边地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正确描述甲、乙两河与L湖相互关系的是:( )
A.甲河秋季输入L湖泥沙最多
B.甲河流量变化深受L湖影响
C.乙河是L湖重要补给水源
D.乙河对L湖具有排盐作用
【小题2】对L湖东、西两岸芦苇分布差异影响最小的因素是:( )
A.主导风向
B.湖水盐度
C.沿岸坡度
D.土壤肥力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在等高线图中,河流位于山谷中,且山谷部位等高线向高处突出,所以在本题图中的甲河注入湖泊,甲河流量变化影响L湖水量多少;乙河从湖泊流出,对L湖具有排盐作用;新疆地处西北内陆地区,降水少,甲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源是高山冰雪融水,夏季水量最大,输入L湖泥沙也最多,故选项D正确。
【小题2】由题可知该湖西部沿岸芦苇广布,湖泊盐度应该较低;由图可知甲、乙两河都位于湖泊的西部,甲河注入湖泊,输入L湖泥沙多,泥沙沉积沿岸坡度较小;而且带去较多的营养物质,土壤肥力较高,河水注入可以稀释湖泊水的盐度。乙河从湖泊流出,对L湖具有排盐作用,故选项A符合题意。
考点:本题考查等值线图、中国区域地理。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阅读下面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据报载,为了响应党中央西部大开发的号召,国家水利部已初步计划今后十年内在西部修建小、微型集雨工程1 700万处,预计可以解决或改善2 000多万人饮水困难,增加灌溉和抗旱保苗补水面积4 000多万亩,人均收入增加500至1 000元。
由于历史原因,西部大部分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表层不能涵养水源,有干旱缺水山区100多平方千米,特别是西北内陆和黄河中上游地区,水资源极度紧缺,约有3 420万人饮水困难。区域内有一半多的县属国家级贫困县,贫困人口达2 350万人。
(1)从干湿地区看,西部地区大部分属于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区。
(2)在年降水量少于______毫米的地区,一般不能发展农业。
(3)结合下面水循环示意图回答:
①我国西部地区的水循环类型是____________。
②国家水利部集雨工程的实施,主要是对水循环的________环节施加影响,此项工程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除H环节外,各水循环环节中,能够对I环节直接产生影响的环节字母是______________。能使I的储水量增大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为提高集雨工程水质,应改变当地农民________等传统习惯。
参考答案:(1)干旱 半干旱 (2)200
(3)①陆上内循环 ②地表径流 涵养水源 ③D 降水强度小,时间长;地面坡度小,植被覆盖好 ④烧柴、散养禽畜
本题解析:本题侧重考查水循环的构成与分类及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水循环分为陆上内循环、海上内循环和海陆间循环。我国西北地区由于距海远,降水量少,而蒸发量大,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水循环类型属于陆上内循环,降水量少于200毫米地区除灌溉水源外,一般不能发展农业,人类影响水循环主要是影响地表径流这一环节。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我国四条河流径流量图,回答题
小题1:A河流在4月份出现涨水,主要是靠(? )的结果:
A.雨水补给
B.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C.地下水补给
D.冰川融水补给
小题2:B河流主要是靠:
A.雨水补给
B.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C.地下水补给
D.冰川融水补给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A河流在4月份形成小汛期,4月为我国春季,此时气温回升,积雪融化,故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形成春汛。
小题2:B河流量最小、最平缓,表明其以地下水补给为主; A河与D河夏季流量很大,起伏较大,表明其受夏季雨水补给明显,流量季节变化大,应位于季风气候区。C河流冬季断流,河流冻结,夏季形成明显汛期,但流量较小,应为永久性积雪和冰川融水补给。
点评:解答本题要抓住以下几个关键点: ①纵、横坐标轴——反映图中曲线的内容:不同月份径流量的变化;刻度数值大小反映流量的大小。②曲线的起伏——径流量季节变化的大小;③比较四幅图的个性差异。
本题难度:简单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答题模板《自然环境的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