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高频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十)
2017-07-17 18:32:09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大 中 小】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下列关于①~④所属灾害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属于东北灾害带 B.②属于海洋灾害带 C.③属于青藏高原灾害带 D.④属于西北灾害带
| 小题2:图中①~④所属灾害带的主要灾害对应正确的是( ) A.①是暴雨、洪水、地震、滑坡、泥石流 B.②是台风、风暴潮、赤潮 C.③是洪涝、旱灾、病虫害 D.④是地震、沙尘暴、霜冻、干旱、病虫害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我国的自然灾害地域差异显著,可分为六大灾害带:1.海洋灾害带 2.东南沿海灾害带 3.东部灾害带? 4.中部灾害带? 5.西北灾害带? 6.青藏高原灾害带。由图可知①、②属于东部灾害带;③属于中部灾害带;④属于西北灾害带。 小题2:中部灾害带的主要灾害有暴雨、洪水、地震、滑坡、泥石流等;东南沿海灾害带有台风、风暴潮、暴雨、洪涝、海水入侵等;西北灾害带主要灾害有地震、沙尘暴、霜冻、干旱、病虫害等。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基础性试题,学生只要掌握我国的六大灾害带大致的划分和影响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的主要分布,注意结合图示的地理位置判断影响各地区的主要自然灾害。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气象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水文灾害等每年给我国工农业生产、人民生活带来巨大损失。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2分) 材料一 我国某种灾害发生频率的地区分布图(右图) 材料二 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1976年唐山发生7.8级地震,使唐山变为废墟。2006年7月4日11时56分,河北文安发生5.1级地震,在文安县的震中区有部分房屋的墙体开裂,但没有人员伤亡。 (1)材料一的分布图所表示的是我国____________灾害的分布,试分析我国夏秋季节南方经常出现大面积上述现象的原因。(3分) (2)分析我国地震灾害频繁的原因和应采取的措施。(4分) (3)结合材料说明唐山地震为何使唐山变为废墟,而文安县的震中区只有部分房屋的墙体开裂,但没有人员伤亡。(3分)
参考答案: (1)洪涝?夏秋多暴雨、降水集中,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2)我国处在环太平洋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上,地壳活跃。措施:提高监测地震的水平,对人们进行防震知识宣传、提高防震意识等。 (3)两者的震级不同,唐山震级高,文安的震级低;建筑物的抗灾能力提高。
本题解析: (1)由材料一中灾害的分布(主要分布在季风区)可以判断,该灾害是洪涝灾害,我国夏秋季节南方经常出现大面积上述现象的原因是夏秋多暴雨、降水集中,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2)结合材料二分析,我国地震灾害频繁的原因:我国处在环太平洋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上,地壳活跃;措施:提高监测地震的水平,对人们进行防震知识宣传、提高防震意识等。 (3)两次地震所产生的破坏程度不同主要原因是两者的震级不同,唐山震级高,文安的震级低;建筑物的抗灾能力提高。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要求学生掌握我国的洪涝和地震灾害。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自然灾害与防治】(10分)下图为我国青藏铁路沿线的自然灾害频次分布图。
 分析曲线代表的自然灾害类型和湟水谷地该自然灾害多发的原因。(10分)
参考答案: 洪水(山洪)。(4分)?原因: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周围山区地势陡峭,水流汇集速度快;中部谷地地势平坦,泄洪缓慢。(6分)
本题解析: 读图分析,该自然灾害在海拔低处发生的频次高,(如湟水谷地、拉萨河谷地,频次都较高)在海拔高处发生频次少(如图中海拔4000米以上地区)。主要发生在地势低处的自然灾害可以推测是洪水灾害。湟水谷地、拉萨河谷地夏季风都可以影响到,所以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周围山区地势陡峭,水流汇集速度快,谷地中地势平坦,泄洪缓慢。容易发生洪水灾害。其它自然灾害地震、火山、干旱、寒潮等,不是集中在地势低处,所以判断是洪水灾害。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2010年9月末至10月上旬,持续的强降雨使海南省遭受了历史上罕见的洪涝灾害。下图为10月7日05时一 10月8日05时的雨量实况。关于海南这次大洪灾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A.热带气旋活跃,带来持续的强降水 B地势低平,河流流速缓慢、排水不畅,引起内涝 C.冷锋缓慢过境? D.华南准静止锋控制该地区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洪涝灾害的成因。10月份为秋季,短时间形成大范围的降水,主要是受台风的影响。热带气旋活跃,带来持续的强降水。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a.环流形势
 b.降水分布(单位:mm) (1)图a所示的高压中心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时我国北方地区通常的天气状况是_________________,常出现的气象灾害有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等。 (2)图b所示,长江中下游最可能出现的气象灾害是___________________灾害,经常引发___________________等灾害,反映了自然灾害的___________________特点。 (3) 如果图a中的高压系统加强,中心移动至江淮一带,则江淮地区的天气状况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常会出现 _________________等气象灾害,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此时我国华北地区多发的自然灾害通常是 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灾害。
参考答案: (1)副热带高压(或夏威夷高压)?晴朗干燥?干旱?沙尘暴 (2)暴雨?洪涝?群发性 (3)晴朗干燥?伏旱?副热带高压控制地区盛行下沉气流,天气晴、热?暴雨?洪涝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副热带高压在我国的移动过程以及相应的天气状况。图a所示夏季风还没有到达我国北方,但5月份北方白昼时间变长,气温迅速上升,表现为干旱、多风、暖热的天气特征,温度上升促使农作物快速生长,需要大量水分,因此往往出现干旱灾害,若此时有冷空气快速南下,会出现沙尘暴灾害;而长江中下游则因为梅雨期持续降水,有时也会发生暴雨,容易引发洪涝等自然灾害。 当副热带高压控制我国江淮地区时,雨带移动到华北、东北地区,此时北方各地容易出现暴雨和洪涝灾害;而长江流域因为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天气晴朗炎热,出现伏旱。
本题难度: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