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高频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二)
A.地形条件不同 B.水热条件不同 C.土壤条件不同 D.光照条件不同 |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小题3:B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图示各区的面积和人口比,可知人口密度最大的区域是南方地区④。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小题2:P是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南北方的地理分界线,南北地区水热条件不同。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小题3:III区为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农作物分布在河谷中的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是河谷地区气温较高,风力较小。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木薯是喜高温,不喜霜雪作物,也是生物质能源燃料乙醇(新能源)的重要原料。每生产燃料乙醇1吨需要消耗鲜水薯约7.5吨。图9是某省级行政区年均温等值线分布图,读图9回答问题。
小题1:图9所示区域最适宜种种植木薯的地方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小题2:与化石能源相比,种植木薯、发展木薯燃料乙醇的优点是? (? )
A.节约土地资源
B.原料有可再生性
C.减少原料运输量
D.原料适宜长期储存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及等值线应用。
小题1:根据材料中的提示:“木薯是耐高温,不喜霜雪的作物”,可判定答案一定要选择年均温最高的。
小题2:“与化石能源相比”A不可能,化石能源都是埋在地下的,地上还可以种地呢;C错,7.5吨木薯才能提炼1吨的乙醇,与石油的“全身都是宝”相比(这个应该知道吧,石油中的各类成分都有用),转化效率很低,故运输量其实很大;D项最荒唐,农产品的保质期能和石油、煤炭比么?故答案:B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区域的规模有大有小,区域之间常发生物质、能量、信息等流动。读甲、乙两个不同区域,分析回答1~2题。
[? ]
[? ]
参考答案:1、B
2、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该表为我国某省级行政区的资料。据表中信息结合相关地理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面积(万平方千米) | 39.4 |
人口(万人) | 4192 |
国境线长(千米) | 4060 |
平均海拔(米) | 2000 |
年均温(℃) | 13-20 |
年降水量(毫米) | 1000-1500 |
土地利用构成(%) | 耕地(12.8);林地(67.6);草地(18.7) |
2003年主要的招商引资领域 | 能源、生物医药、交通、旅游、化工、花卉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小题3:A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表格资料反映,该省区年降水量丰富,故应分布于我国秦岭—淮河以南的南方地区,且平均海拔较高,判断位于云贵高原,结合该省区的土地面积、人口等资料判断为云南省。
小题2:云南省由于受季风气候影响,河流流量大,且位于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故是我国水能资源最丰富的省区。
小题3:由于位于我国西南地区,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故多地震,且由于岩石破坏、地形起伏大、降水集中多暴雨,故多滑坡、泥石流灾害。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能利用我国区域地理的概况分析。本题还可结合该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文化旅游等内容设计试题。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 )
A.干旱地区与湿润地区的界线
B.棉花主产区与非主产区的界线
C.农区与牧区的界线
D.亚热带与暖温带的界线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秦岭—淮河是中国地理中“永恒”的重点之一。这类的重点任何时候都应该了如指掌。
本题难度:简单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答题模板《城市与地理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