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答题技巧《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四)
A.东五区 B.东七区 C.东九区 D.东十一区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小题3】B
本题解析:
【小题1】我们以0度经线为界向东向西把地球划分为24块,每一块就是一个时区, 已知经度算时区我们往往以经度数除以15°/小时,余数大于7.5 °,商+1为时区数,商小于7.5 °,商为时区数,东西时区取决于东西经度。所以38°÷15°/小时=2……8,则莫斯科时间使用区时是东三区,所以本题C正确。
【小题2】依上题同理可得:堪察加半岛(165°E附近)所在时区位于165°÷15°/小时=11,即为东十一区,所以本题D正确。
【小题3】地震波分为横波和纵波。地震波的传播速度随所通过的介质不同而变化;纵波能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传播,横波只能通过固体传播,所以地震发生时,在温泉中游泳的人会感到上下颠簸,所以本题B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地球的圈层结构。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我国某企业将于北京时间2015年1月1日8时召开电话会议,其在圣保罗(23.95°S,46.64°W)分支机构的人员参加会议的当地时间为( )
A.2015年1月1日19时
B.2015年1月2日8时
C.2014年12月31日21时
D.2014年12月31日5时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题干中信息可知,圣保罗位于西三区,北京时间位于东八区时间,两者相差11个时区,故电话会议召开时圣保罗时间为2015年1月1日8时-11=2014年12月31日21时。
考点:该题考查地方时计算。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11分)我国一艘海洋考察船于12月3日12时(北京时间)从上海启航,航行20天零3小时到达位于120°W、75°S的研究地点,一个月后,航经澳大利亚的悉尼,再继续航行考察,又经两个月后回到上海(如图)。问答下列问题。
(1)考察船到达研究地点时,当地是几日几时?是白天还是夜间?为什么?(4分)
(2)考察船航经悉尼时,悉尼是什么季节?为什么?(4分)
(3)考察船回到上海时,上海的昼夜长短如何?为什么?(3分)
提示:在回答“为什么”时要答出相应的时间和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参考答案:
(1)到达时间是12月22日23时,处于白天。因为此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附近,75°S有极昼现象。(4分)
(2)悉尼正值夏季。因为此时为1日22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附近(北侧),南半球的悉尼正午太阳高度角大,昼长夜短,获得的太阳辐射量多,为夏季。(4分)
(3)考察船回到上海正值春分前后,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附近,所以上海昼夜等长。(3分)
本题解析:
(1)根据材料,北京时间12月3日12时出发,可以计算出此时120°W的时间是12月2日20时。航行20天零3小时,所以到达时间是12月22日23时。此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附近,南极圈内是极昼现象,75°S有极昼现象。所以处于白天。
(2)结合前面分析,12月22日23时到达研究地点,一个月后到悉尼,约是1月22日左右,太阳直射南回归线附近,悉尼位于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角大,昼长夜短,获得的太阳辐射量多,为夏季。所以悉尼正值夏季。
(3)又经两个月,考察船回到上海,约是3月22日左右,正值春分前后,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附近,所以上海可能是昼夜等长。
考点:时间计算,极昼极夜现象,昼夜长短变化,太阳直射点移动规律。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读图回答问题。(7分)
(1)表示全球昼夜平分的是图________; 表示全球为同一天的是图____;
北京白天时间比上海短的是图 ;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的是图____;(4分)
(2)图A所示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1分)
(3)描述图B 所示全球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分布规律 。(1分)
(4)图D此时北京时间为 ;(1分)
参考答案:
(1)、A ; C; B; B ;
(2)(0°,45°E)
(3)自南回归线向两侧递减。
(4)8时
本题解析:
(1)晨昏线与经线圈重合时,全球昼夜平分;地球上新的一天为0点所在的经线向东到日界线,所以,当日界线上为0点时,全球为同一天,如C图;北京比上海纬度高,当太阳直射南半球时,北半球昼短夜长,北京的昼长比上海短,如B图;B图中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表示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
(2)晨昏线与经线圈重合,太阳直射赤道;图中阴影和非阴影部分的界限为昏线,时间为18点,经度为135°E,此时,45°E经线为地方时12点,被直射。
(3)图中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表示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自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4)D图中,0°经线处在夜半球的中间,地方时为0点,北京时间是东8区的区时,为8点。
考点: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①、②、③、④中最先进入新一天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2】与②地相比,⑤地随地球自转的速度( )
A.角速度和线速度都大
B.角速度和线速度都小
C.角速度相等,线速度小
D.角速度小,线速度相等
【小题3】当③地日出时,北京时间是( )
A.5时
B.6时
C.17时
D.23时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小题3】D
本题解析:
【小题1】国际上规定国际日期变更线(大致与180°经线重合)作为地球上“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线,从东向西越过这条界线时,日期要加一天,从西向东越过这条界线时,日期要减去一天。所以地球上新的一天在180°经线左侧,因为0°经线和180°经线互补,读图可知②和③之间的经线是180°经线,①和②位于180°经线左侧,②距离180°经线更近,最先进入新一天,答案是B。
【小题2】地球自转速度分为角速度和线速度,除南北两极点外,地球表面的角速度相同,线速度赤道最大,由赤道向两极递减,两极点既没有角速度也没有线速度,读图可知②地位于赤道,⑤地位于30°S,所以两地角速度相同,⑤地线速度较②地小,答案是C。
【小题3】读图,根据经纬网知识可知②和③之间的经线是180°经线,顺地球自转方向180°经线右侧为西经度可推出③地位于经线135°W(西九区)上面,③地在赤道上,日出时间是6时,北京位于东八区,在③地的东边,用③地日出时间加上时区差(17),可得出③地日出时的北京时间是23时,答案是D。
考点:该题考查时间计算、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高频考点《地球运动及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