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综合题 读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一:
? 降水距平百分率反映了某一时段降水与同期平均状态的偏离程度。下图1为“我国部分地区2010年10月1日一12月5日降水量距平百分率(单位:%)分布图”。
材料二:下图2为“2010年12月1日11时中国及西北太平洋海区海平面气压分布图”
? 
(l)降水距平率小于-80%的区域主要分布于______、______(写简称)、皖、苏等省级行政区。
(2)降水距平率小于-80%的区域所述省区遭受了比较严重的______灾,试分析这些地区此灾害发生频
? 率高的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2所示时刻山东大部分地区天气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天气将要出现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1中甲地降水距平百分率为________,图2表明当时甲地可能遭受__________灾害袭击,试说明你
? 的判断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鲁;豫
(2)旱;自然原因:年降水量较小,河流径流量小。降水的季节变化,年际变化大。人为原因:人口稠
? 密,经济发达,需水量大。人均水资源少
(3)气温较高,气压较低,天气晴朗;冷锋将要过境;可能出现阴天、刮风、雨雪等天气
(4)大于200;寒潮(或暴雪);受冷锋(或锋面气旋)控制,等压线密集,冷气团势力大,可能出现
? 大幅度降温与降雪天气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综合题 读中国南海夏季海水透明度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9分)

(1)描述我国近海海水透明度的分布特点,并说明其原因(3分)
(2)例举A国山区常发的一种自然灾害及其灾害链,并分析其多发的原因(6分)
参考答案:
(1)特点:由沿岸向外海,海水透明度逐渐提高(1分)。
原因:沿岸地区向大海大量排放生产、生活污水(1分),河流向大海输送泥沙(1分)。
(2)以下任选一项:
台风—暴雨—泥石流/滑坡(2分)。接近台风源地(常处于台风移动路径上),台风影响大(2分);台风暴雨在山地易诱发泥石流/滑坡(2分)。
地震—泥石流/滑坡(2分)。地处(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地层活跃(2分);山地,降水丰富(2分)。
台风—暴雨—洪涝(山洪)(2分)。接近台风源地(常处于台风移动路径上),台风影响大(2分);台风暴雨在山地形成洪峰的速度快(2分)。
本题解析:
(1)在沿岸地区,经济水平高,人口众多,每天向大海大量排放生产、生活污水,入海河流每天向大海输送泥沙。离海岸越近,受来自陆地的污水、泥沙影响越大,所以由沿岸向外海,海水透明度逐渐提高。
(2)例1,读图,图中A国应是菲律宾。常处于台风移动路径上,接近台风源地,受台风影响大。台风带来的暴雨在山地易诱发泥石流/滑坡等灾害。所以形成灾害链台风—暴雨—泥石流/滑坡。
例2,该国地处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地层活跃。山地地形阻挡,,降水丰富。所以多地震—泥石流/滑坡灾害,形成灾害链。
例3,该国常处于台风移动路径上,接近台风源地,台风影响大。台风带来的暴雨在山地形成洪峰的速度快。所以易发生台风—暴雨—洪涝(山洪)等灾害,形成灾害链。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生物灾害主要包括病害、虫害、鼠灾。据此完成1~2题。
1、病、虫、鼠害等生物灾害发生的共同原因是
[? ]
A、气候变异造成的不良环境
B、生态系统内部动植物数量失去平衡
C、自然或人为因素造成的天敌减少
D、外来毒原体的入侵
2、诱发生物灾害的直接因素有:①生态系统失去平衡、②生物体自身的平衡因素被破坏、③有害生物大规模繁殖、④气候干旱、⑤水灾频繁、⑥台风多发
[? ]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③⑤
D、②④⑥
参考答案:1、B
2、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有关暴雨成因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充沛的水汽
B、反气旋等天气系统移动缓慢
C、强烈的空气上升运动
D、形成降水的天气系统重复或持续出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我国气象部门规定,日降水量大于50 mm称为暴雨,100~200 mm称为大暴雨,大于200 mm称为特大暴雨。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多年平均最大日降水量(mm)分布图”。

(1)说出图示地区多年平均最大日降水量的分布规律,并分析原因。(6分)
(2)分析我国大江大河的中下游平原成为洪水重灾区的原因。(8分)
参考答案:(1)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夏季风的影响越来越弱;东南沿海夏秋多热带气旋(台风)。?
(2)①降水量大且集中,多暴雨;②地势低平,排水不畅;③不合理的围湖造田、建垸;④滥伐森林,水土流失严重,导致河湖水库阻塞;⑤在下游低洼地过度开发等;⑥经济发达,人口密度大。
本题解析:(1)直接根据图示的等值线分布判断,图示等值线基本从东向西递减,原因可结合海陆分布对夏季风的影响分析。(2)洪涝形成的原因可从自然原因(降水、地形和河流特征)和人为原因(上游植被破坏和围湖造田),注意洪涝灾害严重,还应结合区域的经济发展程度等内容分析。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能抓住图示的等值线分布基本特征,并能结合影响我国降水量分布的基本影响因素和影响洪涝灾害的主要自然原因、人为原因等内容分析,注意洪涝灾害的危害程度还与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