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大全《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高频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七)
A.制造和研发环节 B.加工和组装环节 C.市场和运输环节 D.品牌和核心技术环节 |
3、单选题 2006年8月24日上海市人民政府令第62号:《上海市地面沉降防治管理办法》已经2006年5月8日市政府第105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6年10月1日起施行。明确指出为了防治地面沉降,避免和减轻地面沉降造成的损失,维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和有关法规、规章的规定,结合上海市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根据以上材料,完成52-53题。
52.造成上海地面沉降的原因主要是?(?)
A.臭氧层遭到破坏? B.南水北调?
C.长江上游修建水库? D.过度抽取地下水
53.下列哪些措施可以有效抑制地面的沉降?(?)
①减少地下水的开采量?②人工回灌地下水?
③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重化工业?④开发浦东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综合题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北地区等降水量线局线图;2010年8月7日22时左右,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舟曲境内多高山深谷,海拔在1 173至4 505米之间,半山河川地带温暖湿润,年均气温12.7摄氏度,年降水量400毫米至900毫米。荒山荒坡水土流失、泥石流、滑坡严重是舟曲的自然现状。?
(1)图中A—B河段地处我国三大自然区的______________区,年降水量在________mm以下,该河流主要补给水源来自________。简要分析该地区荒漠化严重的自然原因。
(2)舟曲荒山、荒坡泥石流、滑坡的监测可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________。图示地区农业生产特色显著,如西宁地处青藏高原,主要发展________农业;武威所处的河西走廊,主要发展________农业。
材料二:南水北调工程示意图
(3)我国实施“南水北调工程”的根本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东线调水工程中,可利用______河主干线及周边平行水道作为输水渠道。主要能缓解我国水资源最匮乏的地区(自南向北依次为)______河、黄河、海河和三大流域用水的紧张情况。中线调水工程是将______水利枢纽的水沿人工渠道经河南省和河北省引向京津两市地区。
(5)在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中,为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水资源,必须同时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保持生态平衡。
5、单选题 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问题。
小题1:对图中所示地区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处西风带,气候温和湿润,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B.自然带类型为温带荒漠带,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C.全部为干旱区,自然带体现了明显纬向地域分异规律
D.河流以降水补给为主,径流年际变化大
小题2:图中A地区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
①太平洋 ②大西洋 ③北冰洋 ④印度洋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②③
小题3:该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长绒棉生产基地,其最最优势的自然区位条件是( ?)
A.光照
B.水源
C.地形
D.土壤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答题技巧《大气的热状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