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二) 
            
            
            
 A.阶段I,北京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减小 B.阶段I,北印度洋海水流向为自东向西 C.阶段Ⅲ,悉尼昼短夜长且昼渐长夜渐短 D.阶段Ⅲ,珠江三角洲地区开始进入汛期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图中甲乙两地,每逢元旦日两地日出时刻同步,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经纬度可知,该岛屿为马达加斯加岛。甲乙两地每逢元旦日两地日出时刻同步,表明元旦时甲乙同时位于晨线上,因此当太阳直射点位于该日以南的纬度时,甲地日出均早于乙地。从冬至到元旦大约为一周时间,因此一年中甲地比乙地日出时刻早的时间大约为半个月。所以C正确。
小题2:甲乙两地日出时刻同步时,表明太阳直射南半球,地球公转速度较快,吉安正午太阳高度处于一年中较小值,北印度洋海区海水受冬季风影响向西流。甲地位于马达加斯加岛东部,应为热带雨林气候。所以B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图示意甲、乙两地每天的正午太阳高度之差(△H)在一年中的变化情况,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甲、乙两地的纬度值可能是?
A.20°N、20°S
B.10°S、30°N
C.27°N、13°S
D.15°S、25°N
小题2:依照上题结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②时甲地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
B.①时之后,乙地昼长短于甲地
C.③时之后,甲地正午太阳高度大于乙地
D.④时之后,乙地昼长开始变短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正午太阳高度=900-纬度差,两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之差也就是各自离当天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之差的差。
当太阳直射点位于两地正中间的纬线时△H为0,当太阳直射点离其中一点的纬度最近时,△H绝对值最大,当太阳直射点在两地纬线外侧移动时△H不变。根据图中△H的变化,△H最小为0时,说明太阳直射点位于两地之间,甲、乙两地的纬度垮了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区域。△H最大值为400且一段时间不变,说明直射点离甲地近并在其外侧移动,甲地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甲、乙两地相差400。△H最小值是-27,只有一个值,也就是直射点只能有最接近乙地的一天,不能移动到乙地外侧,这一天应该是直射回归线,乙地离该回归线的纬度比甲地近270。由此可以推算出甲、乙两地的纬度值可能是10°S、30°N(或10°N、30°S)。故选B。(如下图L2、L2分别代表甲、乙的纬线)。
小题2:根据上题分析,依照上题结论甲地纬度10°S,乙地纬度30°N。甲地正午太阳高度一年中有两次最大值900;①时之后太阳直射两地正中的100N并向南移,有段时间乙地昼长长于甲地;③时之后太阳直射100N并向北移,甲地正午太阳高度开始小于乙地;.④时之后太阳直射点自北回归线开 始南移,乙地昼长开始变短。故选D。
本题难度:简单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大全《地球运动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