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地图》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四)
A.处于阴坡,光照条件差 B.离河流较远,取水不方便 C.位于山脊,风力太大 D.处于河谷,靠近陡坡,受山洪和山石威胁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小题3】A
本题解析:
试题解析:
【小题1】根据等高线弯曲方向与河流流向相反,等高线向右弯曲,则河流自b流向a,再根据指向标可判断河流流向是由东北向西南。所以B正确。
【小题2】读图可知①处位于河谷,等高线密集,位于陡坡,易受山洪和山石威胁。所以D正确。
【小题3】据图可知:甲线路穿过等高线最少,地形相对平坦,工程难度小,成本低。所以A正确。
考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河流流向与等高线的关系,野外宿营时需要注意的问题等,属于基础题目,难度不大。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图为黄土高原局部黄土分布等值线图,实线是黄土表面等高线,虚线是黄土底面(基岩表面)等高线(单位:米),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甲处黄土层的厚度可能是
A.10米
B.20水
C.30水
D.40米
【小题2】从适宜人们住居的环境考虑,最适合开凿窑洞的地点是
A.甲
B.乙
C.丙
D.丁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读图可知,根据图中实线可知,甲地黄土表面高度为845~850米之间;根据图中虚线可知,甲地黄土底层高度为805~810米之间,故甲地黄土层厚度为35~45米之间,故选D。
【小题2】读图可知,丙地为冬季风的迎风坡,不适合人们居住,丁地位于阴坡,光照条件不好,采光条件不好,不适宜人们居住;甲地位于上地,不适合人类居住;乙地位于阳坡,且位于迎风坡,气温和降水适宜,且黄土层较厚,故适合人们居住。
考点:该题考查等值线示意图。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图示意某小区域地形,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图中甲、乙、丙、丁聚落的形成及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聚落有河流经过,取水最方便,发展最快
B.乙聚落地势最高,洪涝灾害少,形成最早
C.丙聚落在河流凹岸,水深易建码头,形成最早
D.丁聚落地形平坦,水陆交通便利,规模最大
【小题2】若图中A河流定期改向可能的原因是
①全区全年高温,蒸发稳定
②全区降水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③A附近区域地形平坦
④植被覆盖良好,水土流失少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此题考查城市区位选择,解决此类试题需注意图的阅读与分析,充分挖掘图中隐含的信息。甲聚落有河流经过,取水最方便,但因地处上游地区,地势较高,发展较慢。乙聚落地势较高,虽然洪涝灾害少,但其地处河流上游的山间谷地,地形狭窄,不利于聚落的发展,又非河流水运的起点或终点,故不是最早形成的城市。丙聚落位于河流的干支流交汇处,流水沉积作用较明显,但地形平坦,水运较发达,故聚落面积较大,其形成较早。丁聚落位于河流下游干流沿线,地形平坦,水陆交通便利,故规模最大。
【小题2】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分析能力,解决此类试题,需结合等高线的分布和河流分布,结合河流的区位和地形特征判断对聚落形成与发展的影响,并联系河流和湖泊之间的互补关系推断该地区的降水量的季节变化和地势特征。图中A河流的位置处于湖泊和干流之间并与两者相连接,题中该河流定期改向,可见湖泊和河流之间存在互补关系,则该河流所在流域内降水季节变化大,存在丰水期与枯水期之分,且两地之间的地势较为平坦,可以实现河流与湖泊之间的互补关系:河流丰水期时补给湖泊,枯水期时接受湖泊补给。
考点: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某地等高线图,完成问题。
1.对图中各点的叙述正确的是2.图中①②之间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A.甲处的海拔可能为500米或400米
B.乙处可能有河流发育
C.丙处设火情瞭望台可通视全区域
D.丁处宜建居民区
E.400 米
F.500 米
G.600 米
H.700 米
参考答案:1. A
2. C
本题解析:1.读图知图示等高距为100米,甲处与相邻等高线不重合,可能与相邻的等高线相等,即可能为500米或400米。乙处为山脊,不可能有河流发育。丙处地势较低,不可能通视全区域。丁处位于山脊,不宜建居民区。
2.根据图示等高线分布特点知,①地介于800~900米之间,②介于200~300米之间,根据交叉相减的方法知两地的高度差介于500~700米之间,据此可以得出该题结论。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我国某山区公路规划线路设计图,回答问 题。
若甲、丁两点之间的直线距离为30千米,要在边长为1米的图幅中完整绘制该区域图,所选用的比例尺约为? ( )
A.1∶30 000
B.1∶2 000
C.1∶3 000
D.1∶20 000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图。比例尺等于图上距离除以实地距离,图上距离为1米,实地距离为 30千米,则应选用的比例尺约为1∶30 000。
本题难度:简单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区域地理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