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知识大全《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高频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二)
2017-07-27 20:55:41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大 中 小】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综合题 黄河壶口瀑布位于黄土高原深处的两省交界处。读中国部分区域图,结合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照片的拍摄者面向?(2分) A.东 B.南 C.西 D.北
| (2)图中阴影部分东西狭长,南北窄小,像一条带子缠绕在渭河北部,以干旱严重闻名,被称为“旱腰带”。请从大气环流角度说明本地区旱灾灾情严重的原因。(4分) (3)黄土高原千沟万壑,起伏大,请利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分析原因。(8分)
参考答案:(1)D(2分) (2)冬季受到冬季风的影响,气候寒冷干燥(2分);夏季地处内陆,受南部山地的阻挡,受温暖湿润的夏季风影响小(2分) (3)黄土高原地势高,有坡度;土质疏松,直立性强,易冲刷;植被覆盖少,破坏严重;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区,夏季多暴雨,冲刷力强,水土流失严重。(8分)
本题解析:(1)根据图示河流的流向判断拍摄者面对河流上游,即面向北面。(2)旱灾严重,说明本地区降水较少,这与本地区的地理位置有关,距离海洋较远,且有山脉阻挡。 (3)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是由流水的侵蚀作用造成的,这与黄土高原地区黄土的性质,植被覆盖率,降水强度等有关。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抓住河流的流向可判断方向;结合地形对气候(降水分布)的影响和自然环境要素的相互影响关系分析即可。注意分析的完整性。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造成东部季风区内部差异性的主要原因是:
[? ] A.季风强弱不同造成的 B.海陆位置不同造成的 C.气温随纬度位置的变化造成的 D.海拔高低悬殊造成的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下面油菜、冬小麦、茶叶和水稻四种农作物集中产区分布图,完成(1)--(2)题。
 (1)下列排序正确的一组是(? ) A.①油菜? ②冬小麦? ③水稻? ④茶叶 B.①水稻? ②冬小麦? ③茶叶? ④油菜 C.①茶叶? ②油菜? ③水稻? ④冬小麦 D.①茶叶? ②冬小麦? ③水稻?④油菜 (2)从气候条件考虑,我国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是(? ) A.自然灾害少、土壤肥沃? B.高温期、多雨期一致 C.降水量大、分配均匀? D.积温值大、复种指数很高
参考答案:(1)A? (2)B
本题解析: (1)在我国的各种油料作物中,油菜是播种面积最大的油料作物,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近年来其分布出现“北移南迁”的趋向,华北和东北以及华南地区油菜播种面积都有扩大;冬小麦主要分布在半湿润半干旱地区,以黄河中下游和江淮地区为主;茶树适宜在酸性土壤中生长,我国长江流域,特别是江南丘陵地区茶叶分布最广;水稻种植以高温多雨、雨热同期的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最为适宜,秦岭—淮河以南以水田为主,水稻种植面积和产量最大。 (2)我国大部分地区属于中低纬度地带,热量条件优越,且属于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对农业生产有利。我国季风气候区夏季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中心位置及其强弱的影响,易发生洪涝灾害;热量条件以秦岭—淮河为界,南北差异很大,耕作制度不同;北方复种指数低,南方复种指数高。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夏季风势力偏强的年份,我国: A.南旱北涝 B.南涝北旱 C.东旱西涝 D.南北都旱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析: 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在新疆大漠有“早穿皮袄午穿纱”的说法,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①白天大气的反射作用强 ②夜间大气逆辐射强 ③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弱 ④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弱⑤白天大气的吸收强 A.①⑤ B.③④ C.③⑤ D.②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大气的受热过程和大气的保温作用。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具有选择性(大气中的臭氧和氧原子主要吸收紫外线;水汽和二氧化碳主要吸收红外线),而对太阳辐射中能量最强的可见光吸收很少,太阳辐射不是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地面辐射:为长波辐射,除少部分透过大气返回宇宙空间外,绝大部分为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因此,地面是低层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大气逆辐射:大气在增温的同时,也向外放出红外辐射,也是长波辐射,其大部分辐射向地面,称大气逆辐射,补充地面热量的损失,对地面起到了保温作用。“早穿皮袄午穿纱”说明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弱,气温高;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弱,气温低。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