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高中地理知识点大全《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六) 
            
            2017-07-27 21:01:29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大 中 小】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图中N、S为南北极点,P、Q点分别是某一经线圈与晨、昏线的两个交点,K、L为晨线与昏线的相交点,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若P点与K点经度相差30°,则Q点的昼长时间为 A.20小时 B.16小时 C.8小时 D.4小时
   |   小题2:若K点纬度达到一年中最小值时,则P点 A.移动方向始终与Q点不同 B.纬度最高为90°,最低为0° C.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 D.直立物体日影位于西北方向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P、Q点分别是某一经线圈与晨、昏线的两个交点,可知P在晨线上,Q在昏线上;K、L为晨线与昏线的相交点,可知K的地方时是24点,L的地方时是12点;P点与K点经度相差30°。推知P点地方时2点,由此可知Q点地方时为14点。Q点当地地方时14点日落,可知昼长4个小时。选项D正确。 小题2:P、Q两点是晨昏线和经线圈的交点,两者经度相差180°,南北方向上的移动方向始终相反;纬度最高为66°34′,纬度最低为0°;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而P点只知道在晨线上,不确定确切位置,正午太阳高度不一定最大;太阳直射北半球,东北方向日出,日影朝向西南。选项A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读下列太阳光照示意图,阴影表示夜半球,回答问题。(共9分)
   (1)图示的是?(节气)日的情况,此时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地理坐标是?。 (2)图示当日上海与北京两地,其中日出时间较早的是?、正午太阳高度大的是?。 (3)图中甲、乙两地均位于晨昏线中的?线上,乙地日出时刻是?时,此时北京时间是?时。 (4)图示当日地球所处公转轨道的位置比较接近?(近日点、远日点),因而速度相对较?(快、慢)。
    
	参考答案: (1)夏至?北纬23°26′ ,? 180°(2分) (2)北京?上海?(2分) (3)晨? 4时? 8时(3分) (4)远日点?慢(2分)  
	本题解析: (1)图中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了极昼现象,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23°26′N,此时为北半球的夏至日。直射点所在的经线地方时为12:00,为昼半球的中央经线,图中180°为昼半球中央经线,所以直射点的坐标为:23°26′N,180°。 (2)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昼长于夜,纬度越高昼越长,北京纬度高于上海,白昼时间较上海长,所以日出时间较早。正午太阳高度取决于当地距离直射点的纬度差。北京纬度高,距离直射点远,所以北京正午太阳高度角,上海正午太阳高度大。 (3)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判断晨昏线,图中甲乙顺着地球自转方向进入白天,所以甲乙位于晨线上,根据乙地所在纬线的昼弧长度计算乙地白昼时间,乙地白昼时间为16小时,所以乙地日出为12-16÷2=4时。根据180°地方时为12:00,北京时间为120°E的地方时,与180°相差4小时,120°位于180°以西,所以北京时间为8:00。 (4)图示日期为6月22日前后,距离远日点7月初较近。地球位于远日点附近公转速度较慢。 点评:根据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地球在 公转轨道的位置、南北半球昼夜长短情况等判断地球的节气“二分二至日”。北半球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现象;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春秋二分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等长。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运行在赤道上空的同步卫星,运行速度和地面的自转速度相比正确的是 A.与地球公转线速度相同 B.与地球自转线速度相同 C.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 D.与地球自转角速度相同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球自转速度。地球自转过程中除两极点外,角速度相同,而同步卫星的运行半径较地面上的点长,故自转的线速度较地面上的点大。故选D项。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图为北半球中纬度某地某日5次观测到的近地面气温垂直分布示意图。当日天气晴朗,日出时间为5时。读图回答小题。
  ? 小题1:由图中信息可分析出(?) A.5时、20时大气较稳定 B.12时、15时出现逆温现象 C.大气热量直接来自太阳辐射 D.气温日较差自下而上增大
   | 
小题2:当地该日(?)
A.日落时间为17时
B.与海口相比白昼较长
C.正午地物影子年内最长
D.正午太阳位于正北方向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对流层气温垂直分布规律是随着高度的升高而降低,下高上低的大气结构有利于对流的对流,大气较稳定。读图可知,5时、20时出现逆温,大气稳定,12时、15时逆温消失。正确答案选A。大气热量主要来自地面辐射,逆温从上而下逐渐消失也说明这一问题。气温日较差的大小可以通过观察各气温曲线之间的气温差判断,下部明显大于上部。正确答案选A。
小题2:由日出时间5时推断日落时间为19时,并且知道这一天昼长夜短,正午太阳高度较大,正午地物的影子不会是年内最长,因为太阳高度越大地物影子越短。该地位于北半球的中纬度,正午太阳不可能位于北方。北半球的夏半年纬度越高白昼越长,中纬度地区一定比海口的白昼长,因为海口的地理纬度大约是北纬20°,位于低纬度。正确答案选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北半球中纬度某地某日5次观测到的近地面气温垂直分布示意图为材料,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近地面气温垂直分布、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相关知识。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七月初,地球在远日点附近时,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地球的公转速度较慢
B.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
C.湄潭的天气比较炎热
D.地球的自转速度较慢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球运动。地球经过远日点时,为7月初,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为北半球的夏季,公转速度较慢,故D项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