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区域生态环境的建设》高频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四)
2017-07-27 21:17:29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大 中 小】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为进一步发展山西经济,使资源大省转化为经济大省,调整产业结构势在必行。据此回答16~17题。 小题1:山西能源基地已建成为我国最大的火电基地,其电力主要输往 A.西南、西北地区 B.京津、华北地区 C.东北和华北地区 D.华东、华南地区
| 小题2:“坑口”电站建设的意义作用不包括? A.减轻铁路运输压力 B.改善能源工业结构 C.增加经济产值 D.降低山西的环境污染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山西能源基地已建成为我国最大的火电基地,主要是将煤炭资源转化成电力资源,通过电网输送到京津、华北地区。 小题2:“坑口”电站建设的意义对山西省而言,增加了就业的机会,增加了经济产值,减轻了铁路运输的压力,同时也加剧了环境污染;对京津、华北地区而言,改善了能源工业结构,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读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0分) 内蒙古科尔沁草原由于人口压力,超载放牧,每年以2%的速度退化,生态环境急剧恶化。1992~1996年,科研人员在科尔沁草场进行了放牧试验,主要研究不同放牧强度对草场的影响,草原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1)说出图中所反映的土地利用问题,并简述其危害。(2分) (2)分析科尔沁草原退化的主要原因。(2分) (3)提出合理利用与保护草原的措施。(6分)
参考答案: (1)土地(草地)退化。(1分)危害:草原的产草量减少,草质变劣,沙化面积扩大,导致荒漠化。(1分) (2)由于人口压力,人们对畜牧业产品的需求量大增,超载放牧,引起草原退化。(2分) (3)控制人口增长,发展经济,消除贫困;改变单一放牧业,发展多种经营;实行禁牧、轮牧、退牧,改游牧为舍饲养畜;建设饲草料基地,改良牧草品种,提高草原生产力;依法管理,加强草原保护。(任写出3点得6分)
本题解析: 从图中科尔沁草原的变化图不难看出这里土地的荒漠化严重,由此可能造成草原的产草量减少,草质变劣,沙化面积扩大;其原因主要是材料中提及到的“人口压力,超载放牧”。对此只有)控制人口增长;改变单一放牧业;建设饲草料基地;依法管理,加强草原保护。等多方面进行草原的保护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荒漠化的成因及其解决措施的理解与掌握,试题难度适中,考生容易得分,但要想得高分的一定的难度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近年来,青藏高原上湖泊的面积突然扩大的趋势不断持续,首先被观测到的是人口相对稠密的藏南地区湖泊面积扩大,接着在藏东、藏西、藏东北均发现湖泊面积扩大现象。除范围越来越广之外,单个湖泊面积扩张速度也不断加快。据此完成1~3题。 1、高原上湖泊的面积扩大的原因可能为①青藏高原整体不断抬升②降水增多③冰雪消融量增加④植被破坏严重,人湖水量增加 [? ]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高原上湖泊的面积扩大的不利影响为①优质草场被淹②降水增加,产生洪涝灾害③生态环境迅速恶化④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增加 [? ]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3、可以精确测量湖面变化的现代信息技术为 [? ] A、GPS B、RS C、GIS D、数字地球
参考答案:1、B 2、C 3、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针对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不断发展的问题,应该采取的整治措施是 A.恢复地表植被,退耕还牧 B.实施人工降雨 C.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粮食生产 D.发展立体农业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荒漠化发展的主要原因是植被的破坏,故治理荒漠化主要采取的措施也从恢复植被入手。A项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鱼鳞坑是为减少水土流失,在山坡上挖掘的交错排列、类似鱼鳞状的半圆型或月牙型土坑,它能够拦截地面径流,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读图,回答16—17题。
 小题1:图中适宜植树的地点为 A.① B.② C.③ D.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