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各地地理环境不同,房屋的结构与形式有所不同,各具特色的房屋建筑构成旅游资源的一大景观,以下地区特色房屋建筑与地理环境特征组合不正确的是?
A.西南边陲的竹楼——气候炎热多雨,潮湿日期很长
B.黄土高原的窑洞——半湿润地区,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均大,风沙多
C.东北的暖屋——冬季长而严寒,夏季短而凉爽,日较差和年较差大,降水极少
D.华北的四合院——冬季寒冷,夏季炎热,春冬两季多风沙
2、综合题 图22是我国沿113°E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

(1)A地形区是?,此地区常发生的灾害是??,近年来该地区国土整治中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是?。(3分)
(2)B地形区是??,目前,该地区较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是?。(2分)
(3)C地形区是?,该处具有特色的混合农业是?,近十几年来,这类特色农业生产规模不断?,其原因是:?。(5分)
3、综合题 读我国某省区图,回答问题。(11分)

(1)图中M为第二亚欧大陆桥的一段,该铁路最东段的名称是?,该铁路西端港口的气候类型是?。(2分)
(2)图中R河与东部季风区河流相比,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有何不同?原因是什么?(6分)
(3)80年代中期以来,图示地区人口迁移的主要特点有哪些?(3分)
4、单选题 我国外流河,内流河的丰水期都在夏季,原因是:
A.夏季高温多雨
B.外流区夏季受夏季风影响,降水多,内流区夏季气温高,冰雪消融量大
C.夏季高温多雨冰雪融水和地下水丰富
D.夏季植物茂盛,能涵养水源
5、单选题 读南极地区示意图(阴影部分为黑夜),完成以下各题。
1.图中a、b为我国的两个科学考察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2.有关a、b两个科学考察站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个科学考察站都有极昼和极夜现象
B.此时北京时间为6月22日2时
C.在盛行风的吹拂下两站国旗均飘向西北方向
D.此时长江正值汛期
E.a站面临的是太平洋
F.a站面临的是印度洋
G.b站位于南极半岛上
H.b站隔麦哲伦海峡与南美洲相望
[-p age-]
1、单选题 各地地理环境不同,房屋的结构与形式有所不同,各具特色的房屋建筑构成旅游资源的一大景观,以下地区特色房屋建筑与地理环境特征组合不正确的是?
A.西南边陲的竹楼——气候炎热多雨,潮湿日期很长
B.黄土高原的窑洞——半湿润地区,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均大,风沙多
C.东北的暖屋——冬季长而严寒,夏季短而凉爽,日较差和年较差大,降水极少
D.华北的四合院——冬季寒冷,夏季炎热,春冬两季多风沙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自然地理环境对人文景观的影响。我国东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多。故C项说法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图22是我国沿113°E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

(1)A地形区是?,此地区常发生的灾害是??,近年来该地区国土整治中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是?。(3分)
(2)B地形区是??,目前,该地区较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是?。(2分)
(3)C地形区是?,该处具有特色的混合农业是?,近十几年来,这类特色农业生产规模不断?,其原因是:?。(5分)
参考答案:(1)(3分) 洞庭湖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洪涝?退田还湖?
(2)(2分)南岭(1分) 水土流失(1分)
(3)(5分)珠江三角洲(1分) 基塘生产(1分) 缩小(1分)。
其原因:①工业、城镇和交通道路建设占用大量农业用地;
②随着城镇的发展,对蔬菜、花卉、水果、肉、蛋、乳需求量增加,原来的基塘生产转变为经济效益较高的蔬菜、花卉、水果、肉、蛋、乳生产。(2分)
本题解析:(1)根据图示的经纬度位置判断,图示B山脉应为南方的南岭;A位于南岭以北,为长江中下游平原;该地区由于地势平坦,受季风气候影响,降雨集中,多暴雨,故容易形成洪涝灾害。该地区由于长期的围湖造田导致了湖泊对河流径流量的调节作用减弱,故退田还湖利于缓解流域内的洪涝灾害。(2)图示B表示南岭,由于长期的植被破坏,且受季风气候影响,降水集中,故水土流失严重。(3)图示C位于南岭以南,判断为珠三角地区,该地区利用地势低洼和光热充足的条件发展了基塘农业;由于受城市化的影响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使该地区的基塘农业生产规模缩小。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学生只要能根据图示的经纬度位置和地形起伏进行区域定位,结合我国的区域地理概况和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形成的原因分析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读我国某省区图,回答问题。(11分)

(1)图中M为第二亚欧大陆桥的一段,该铁路最东段的名称是?,该铁路西端港口的气候类型是?。(2分)
(2)图中R河与东部季风区河流相比,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有何不同?原因是什么?(6分)
(3)80年代中期以来,图示地区人口迁移的主要特点有哪些?(3分)
参考答案:
(1)陇海铁路(线)(1分); 温带海洋性气候(1分)。
(2)R河径流量的季节变化 较大(1分), 年际变化较小(1分)。
原因:R河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1分), 河流水量大小主要受气温影响(1分), 夏季水量丰富,冬季水量极少,甚至断流(1分),所以径流量的季节变化较大;由于气温的年际变化小(1分),所以径流量的年际变化较小。
(3)人口以迁入为主(1分);流动人口增加( 1分);人口以自发性流动为主(1分);人口流动主要是务工和经商(1分)。(任答3点给分,共3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我国外流河,内流河的丰水期都在夏季,原因是:
A.夏季高温多雨
B.外流区夏季受夏季风影响,降水多,内流区夏季气温高,冰雪消融量大
C.夏季高温多雨冰雪融水和地下水丰富
D.夏季植物茂盛,能涵养水源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读南极地区示意图(阴影部分为黑夜),完成以下各题。
1.图中a、b为我国的两个科学考察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2.有关a、b两个科学考察站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个科学考察站都有极昼和极夜现象
B.此时北京时间为6月22日2时
C.在盛行风的吹拂下两站国旗均飘向西北方向
D.此时长江正值汛期
E.a站面临的是太平洋
F.a站面临的是印度洋
G.b站位于南极半岛上
H.b站隔麦哲伦海峡与南美洲相望
参考答案:1. C
2. B
本题解析:1.b科学考察站在极圈外,没有极昼和极夜现象,排除A;此时北京时间为12月22日2时,排除B;此日是北半球的冬至日,长江是枯水期,排除D项。南极附近极地东风方向是东南风,在盛行风的吹拂下两站国旗均飘向西北方向是正确的。选择C项。
2.a站在东经90度,面临的是印度洋。选择B项。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