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答题技巧《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考点预测(2017年强化版)(四) 
            
            
            
 A.23° B.43° C.47° D.57°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小题3:C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a、b、c三处岩石年龄关系为a=c>b,可知该谷地中部岩层较新,两翼岩层较老,从中心向两翼岩层越来越老是向斜,所以该剖面处是向斜构造,A可信,B不可信;中午时山坡上气温上升快,盛行上升气流,气压较低,而d处盛行下沉气流,气压较高;晚上山坡上降温快,空气从山上向山下运动形成山风。
小题2:某日a、c两点的经度差为90°,a、c分别是某日的晨线、昏线与该纬线的交点,说明该日昼长为6小时,夜长为18小时,一年中a、c两点有重合于b点的现象,说明该地的最低纬度是北纬66.5°,b点的太阳高度最大值就是北纬66.5°的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当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时,北极圈上的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其最大值为47°。
小题3:该地位于北半球,昼短夜长,说明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某日后,若a点位置向东接近b点,说明该地的白昼在缩短,太阳直射点在向南移动,故该题的正确答案为C。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关于图中甲、乙含义的判断,正确的是
A.甲表示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
B.甲表示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
C.乙表示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
D.乙表示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导致了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故而引起了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而形成四季的更替,故选C项。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 国庆期间,我国在西昌(28°N,102°E)卫星发射中心将“嫦娥二号”卫星送入太空。据此回答1—3题。 
1、太原发射中心(38°N,112.5°E)同西昌两地的地球自转速度比较
[? ]
A、太原的线速度大 
B、线速度一样大 
C、西昌的角速度大 
D、角速度一样大 
2、“嫦娥2号”将为进一步探测月球和月球以外的深空奠定基础,也将使我国建立月球基地天文台成为
? 可能。与地球相比,月球上有利于光学天文观测的条件是 
[? ]
A、存在大气散射 
B、没有大气的影响 
C、温度变化悬殊 
D、太阳辐射强烈 
3、此次发射的卫星将加速我国
[? ]
A、对宇宙空间矿产资源的利用 
B、对空间太阳能资源的利用 
C、对宇宙空间环境的了解与研究 
D、对空间生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参考答案:1、D
2、B
3、C
本题解 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该图示意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移动,分析回答问题。
当太阳直射点由d→a移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北极圈内的极夜范围逐渐增大
B.南半球各地黑夜逐渐变长
C.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都在减小
D.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减慢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根据图示d—a的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并向北移,故判断北极圈内极夜范围不断缩小,A错误;南半球昼变短夜变长,B正确;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在减小,C错误;地球公转速度先变快再变慢,D错误。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掌握利用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判断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变化。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大气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