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高频考点巩固(2017年模拟版)(六) 
            
            
            
 A.7小时 B.8小时 C.9小时 D.10小时  |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小题3:D
小题4:B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一天中太阳高度角最大时是当地正午(即当地地方时12时),结合上表“太阳高度日变化表”可知太阳高度角最大时是对应的北京时间是11:20(东八区区时即中央经线东经120°的地方时),12-11:20=0:40,即两地相差40分钟,根据经度经度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经度相差1°,地方时相差4分钟;可知两地相差40分钟,也就是经度相差10°;根据东早西晚,东经120°地方时为11:20,则地方时12时所在的经线为130°E;再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大小来计算该地所在的纬度,此时是6月22日(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23°26′N,且当地正午太阳高度角为68°30′,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公式:H=90°-︱纬度差︱(所求地点的地理纬度与当日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之间的差值),“同减异加”,即68°30′=90-︱当地纬度-23°26′︱,由此可算得该学校纬度约为45°N。所以A项正确。
小题2:根据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直射点所在的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极圈到极点出现极昼现象;另外半球相反;据此可得出同一地点太阳直射北回归线(6月22日即夏至日)的昼长等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12月22日即冬至日)的夜长,根据日出与日落的太阳高度角为0°,结合上表可知6月22日的昼长(日落-日出)为18:50-3:50=9时,所以12月22日该地的夜长=9时,C项正确。
小题3:当该校于北京时间(经线120°E地方时)6点整日出,根据地方时的计算公式:所求地方时=已知地方时±4分钟×经度差(东加西减),即为该校(130°E)地方时=6时+4分钟×(130°-120°)=6时40分,由此可判断当校为昼短夜长,即北半球昼短夜长,太阳直射南半球,A项错误;而北京市位于北半球,此时应是昼短夜长,B项错误;根据直射点所在的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极点附近出现极昼现象,所以此时南极地区出现极昼现象,D项正确;只有地球公转越靠近近日点(1月初),公转速度越快,此时无法确定地球公转是靠近近日点还是远离近日点,所以无法得出“地球公转速度越来越快”,C项错误。
小题4:根据日出日落方位判断的基本规律:当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时,太阳正东升,正西落(适用全球);当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时,太阳东北升,西北落(南北半球适用);当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时,太阳东南升,西南落(南北半球适用)。结合题目,7月1日太阳直射北半球,日出时太阳位于观测者的东北方,日落时太阳位于观测者的西北方,所以B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关于地方时,正确的说法是(?)
①地方时是因地理纬度而变化的时刻?②地方时是因地理经度而变化的时刻
③北京时间是北京的地方时?④上海的地方时比北京时间的时刻要早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方时。地方时因经度而不同,北京时间是指北京所在时区东八区的区时,不是北京的地方时,上海位于121°E附近,故地方时较北京时间120°E的地方时早,故②④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试题《区域地理环境与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