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答题模板《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考点预测(2017年强化版)(十)
A.30?N,90?E B.30?S,45?E C.20?N,75?E D.20?S,30?E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小题3:C
本题解析:
小题1:乙地的地理坐标是(O?,60?E),故乙地位于赤道上,而甲地比乙地总是先看到日出,则甲、乙两地不在同一经线上,则甲乙两地昼长相同的日期只能是春、秋二分日。而据图中可知,甲地最多早3小时,最少早1小时,而日出最早a时应为夏至,日出最晚c时应为冬至,则春秋分应位于ac之间,且位于其中间的平分线处,而b恰好位于其平分处,故b处是使甲、乙两地昼长相同的日期。
小题2:由于不考虑地形和天气,甲地比乙地总是先看到日出,则甲地经度较乙地偏东,甲地比乙地日出早最少需1时,最多需3时,而乙地为60?E,则甲地经度范围在75?E到105?E之间, 而B(30?S,45?E)、D(20?S,30?E)不在这一范围之内,C(20?N,75?E)在这一范围的边界上,不在范围之间,故只有A(30?N,90?E)符合题意。
小题3:此题的关键是时间上的早晚是看数值的大小,即21时比20时早1小时。乙地位于赤道上,日出为6时,日落为18时。乙地的经度为60?E,甲地经度为90?E,当乙地日出时,甲地为8时,当乙地日落时,甲地为20时。a日甲地比乙地早3小时日出,故甲地日出时间应为当地3时,而当地正午为12时,故甲地昼长18时,则甲地日落时间为21时,比20时早1时。故a日甲地比乙地早1小时看到日落。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图表示夏至日或冬至日四个不同纬度地区的昼夜长短情况(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四地纬度从低到高的正确排序是
A.①③④②
B.①②③④
C.③①②④
D.④③②①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在夏至日或冬至日,①地昼夜平分,说明①地位于赤道,纬度最低,为0°。②地有极夜现象,说明位于极圈以内, 在四地中②地纬度最高。纬度越高昼夜变化幅度越大。③地夜长小于④地夜长,说明③地纬度比④地低。所以四地纬度从低到高排序正确的是A对。B、C、D错。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下图,M、N是晨昏线与某纬线的交点,MN垂直于OE,P为MN的中点。回答9~11题。
小题1:(原创)此时世界时为?(?)
A.5时
B.6时
C.13时
D.14时
小题2:(原创)在符合上述题条件下,当OP最长时,该日是北半球的?(?)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小题3:(原创)当OP最短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此日在西安看到太阳正东升,正西落
B.非洲大陆上的动物向北迁徙
C.阿尔卑斯山南坡的雪线达一年中最低值
D.北极点此日的正午太阳高度为23.5°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小题3:A
本题解析:
小题1:由地球自转方向知图为北半球,M、N两点是晨昏线与某若纬线圈的交点可知,若MEN弧为白天,又知MN垂直于OE,P为MN的中点,则OE经线上为12点,计算得世界时为17点。若MEN弧为黑夜,计算得世界时为5点。根据选项知A正确。
小题2:在符合上题条件下,该纬线上昼长夜短,北极圈内有极昼现象,当OP最长时北半球白天达一年最长为夏至日6月22日。
小题3:当OP最短时为二分日,在西安看到太阳正东升,正西落,非洲大陆上的动物迁徙向南北无法确定,南北极点此日的太阳高度为00,阿尔卑斯山南坡的雪线冬季应达年低值。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各纬度处,一年之内既没有阳光直射又无极昼极夜的是
A.60°S
B.10°S
C.20°N
D.75°N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既无阳光直射又无极昼极夜的地点位于回归线和极圈之间。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北半球冬至日,航行中的海轮上测得正午太阳高度为74°,物体影子朝北,从收音机里听到北京时间是8:20,回答32-33题。
小题1:此时该船位于: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小题2:上述海域附近某珊瑚礁岛国内环境变迁将被迫举国移民,这里所讲的“环境变迁”最可能是:
A.海平面上升
B.火山爆发
C.酸雨侵蚀
D.臭氧层空洞
参考答案:小题1:A
小题1: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的综合分析和环境变化。
小题1:根据冬至日,当地正午太阳高度为74°,且影子朝北,判断当地位于39.5°N,当地正午为北京时间8:20分,计算当地经纬为175°E,故判断当地位于太平洋上。
小题2:海洋上的岛屿被淹没,反映海平面上升。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题《地理信息系统》考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