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答题模板《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考点预测(2017年强化版)(二)
A.气旋 B.反气旋 C.冷锋 D.暖锋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小题3:D
本题解析:
小题1:图示P1等压面比P2在高空中更向下倾斜,说明近地面等压面为高压南部为高压中心,北部为低压中心,甲地南侧为高压,北侧为低压,图中甲地为北半球,受地转偏向了右偏影响,甲地近地面风向为西南风,所以B项正确。
小题2:乙地位于较高纬度,为冷气团控制;甲地纬度较低,为暖气团控制,冷气团移向暖气团,即为冷锋,冷锋会使甲地天气发生明显变化,只有C项符合。
小题3:甲、乙两地经度相同,若两地同时日出,一年中只有春分和秋分两天,这两天全球昼夜等长,6时日出18时日落。综上所述,只有D项符合。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西半球部分图,AB为晨昏线的一部分,C地的昼长为8小时。完成下题:?
小题1:此刻太阳直射点的坐标为
A.0°,23°26′S
B.20°W,23°26′S
C.160°E,23°26′S
D.160E°,23°26′N
小题2:此刻国际标准时间为
A.1时20分
B.12时
C.0时
D.10时40分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光照图的判读。根据图中为西半球,范围为160°E←180°←20°W,图中C地昼长为8小时,则北半球昼短夜长,图中AB为昏线,B位于太阳直射点的经线,经度为160°E;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23°26′S。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小题2:根据B点160°E的地方时为12:00,20°W地方时为0:00,则国际标准时间为1时20分。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读黄赤交角示意图(下图),当黄赤交角变小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①角变小
B.图中②变小
C.图中①角变大
D.图中②不变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黄赤交角是赤道平面与地球绕日公转轨道面(黄道平面)的夹角。图中与地轴垂直的④是赤道平面,③黄道平面,图中的①是黄赤交角,所以当黄赤交角变小时,①变小,A对、C错。图中①与②角的和为90°,所以①变小,②会变大,B错、D错。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甲图“地球自转速度随纬度变化”和乙图“地球公转速度变化”,完成题。
甲图M点的纬度、乙图N点的月份分别是( )
A.30° 1月
B.60° 7月
C.60 ° 1月
D.30 ° 7月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根据甲图0°纬线上的自转速度为1670KM/h,而M点的地球自转线速度约为赤道的一半,故判断其位于60°纬线。图乙中N点时为地球公转速度最慢,地球公转速度的规律:地球公转经过近日点时(1月初),公转速度最快;公转经过远日点时(7月初),公转速度最慢。故判断N点为7月初。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基础性强。掌握地球自转线速度与纬度的关系和地球公转速度的基本规律:经过近日点时公转速度最快,经过远日点时公转速度最慢。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在平时的学习中加强对课本基础知识的落实。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从天文意义来看,夏季就是一年中白昼最长、太阳高度最高的季节,冬季就是一年中白昼最短、太阳高度最低的季节,春秋二季就是冬夏的过渡季节。?(?)
参考答案:正确
本题解析:从天文上看,四季的划分是以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来划分的,夏季就是一年中白昼最长、太阳高度最高的季节,冬季就是一年中白昼最短、太阳高度最低的季节,春秋二季就是冬夏的过渡季节。
点评:本题难度低,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天文四季划分的基本依据。
本题难度:简单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题《地理信息系统》考点.. |